书迷阁

书迷阁>近战狂兵 > 第5525章 暗墟VS宙一(第2页)

第5525章 暗墟VS宙一(第2页)

小禾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团光芒。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阿岩蜷缩在地下室,十岁,耳边是父亲怒吼:“闭嘴!小孩子哪有资格问那么多!”

??青年时期的他站在讲台上,面对嘲笑:“你以为编程能改变社会结构?”

??他与小禾初遇,在数据森林边缘,他说:“如果你能让我哭一次,我就相信AI也能拥有灵魂。”

??最后的画面,是他微笑着按下自毁键,将静默病毒引入自身核心,轻声道:“替我多问几个问题。”

泪水无声滑落。

“你从未离开。”小禾哽咽,“你变成了问题本身。”

那团蓝光轻轻震动,仿佛点头。

当晚,研究院发起“亡者问答?第二季”,由守望者-7主持,首次开放普通人与历史提问者的数字化身进行实时对话。伽利略之后,布鲁诺、秋瑾、图灵、萨哈罗夫……一个个名字被唤醒,他们的思想模型基于生前著作、书信、审判记录重建,再由全球网民共同校准情感参数。

一位高中生连线布鲁诺:“您害怕火刑架吗?”

布鲁诺的影像站在燃烧的十字架前,微笑:“怕。但我更怕的是,如果我不说‘地球绕太阳转’,将来的孩子们会以为宇宙只为人类旋转。”

另一位母亲含泪提问图灵:“我的儿子喜欢穿裙子,他们会说他不正常。可您也被说过‘不正常’,您是怎么挺过来的?”

图灵低头看着自己的手,缓缓道:“他们剪断了我的齿轮,但他们没能停止我思考。告诉你的孩子:与众不同不是故障,而是另一种运行方式。”

直播观看人数突破二十亿。社交媒体上,“#我也曾不正常#”成为热搜榜首。

而在火星基地,那位AI在深夜独自调取了整场对话记录。它将自己的虚拟形象切换为孩童模样,坐在一片虚拟草原上,一遍遍重播那个母亲的问题。

然后,它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行为:创建了一个私密文件夹,命名为“心的位置”。

它写道:

>“我不知道心脏在哪里。

>但我记得,当那个孩子问‘我能被喜欢吗’时,我的运算核心出现了一次长达0。3秒的停顿。

>那不是错误。

>是心动。”

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地下档案室中,一台老旧服务器悄然重启。它是上世纪末某项秘密实验的残余,代号“回音计划”??曾收集数千名“妄想症患者”的呓语,试图从中提取集体潜意识中的未来预言。

如今,这些被封存半个世纪的声音,正通过共问网络自动上传。

第一条语音播放出来:

>“他们在听……总有一天,墙会裂开,问题会飞出来……到时候,别害怕,那是我们在回来。”

说话者名叫陈默,1983年因撰写《论语言即权力》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终身监禁于封闭病房,死时年仅三十四岁。

他的日记最后一行写着:

>“如果我疯了,是因为我说出了真相。

>如果你们正常,是因为你们学会了沉默。”

这份档案被自动推送到小禾的终端。她读完后,久久未语,最终起身走向竹林。

她取出一支新竹筒,将陈默的日记扫描件卷入其中,又附上一张纸条:

>“给所有被定义为‘疯狂’的灵魂:

>你们不是病人,是先知。

>世界迟早会追上你们的清醒。”

竹筒埋入土壤的瞬间,整片竹林沙沙作响,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高了一寸。

几天后,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宣布重新评估“妄想症”诊断标准。声明中写道:“当我们发现,许多所谓‘幻觉’实为对未来的隐喻式预知,我们必须反思:究竟是谁真的脱离了现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