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阵问长生 > 第160章 灵骸绝阵(第2页)

第160章 灵骸绝阵(第2页)

她立刻起身,走向学堂后的藏书阁。推开木门,只见墙上地图已有十余处标记黯淡,其中有两处竟是最近才加入的新据点。

“不对劲。”她说,“遗忘正在加速,而且是有组织的。不是武力摧毁,而是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不再关心。”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当年救回第七卷《烬余录》的青年,如今已是忆真盟长老之一。他手中捧着一本新抄录的册子,脸色凝重:“我们查到了新安城的水晶碑。它的符文结构,与千年前净心阵的核心阵眼极为相似。更可怕的是……它通过‘群体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削弱人们对历史的兴趣。”

“就像温水煮蛙。”念归低声说,“先让你觉得回忆痛苦,再让你觉得无关紧要,最后,你自己选择遗忘。”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苏禾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记住,即是反抗。传递,即是希望。”

可如今,敌人已不再用刀剑,而是用“幸福”来瓦解抵抗。

她睁开眼,决然道:“我要去新安城。”

“太危险!”青年劝阻,“那里已被‘安宁教’掌控,官方称其为‘心理健康协会’,实则延续清心境的理念。他们甚至说服了不少修士,认为过度追忆会导致心魔丛生。”

“那就让我做个‘心魔’。”念归冷笑,“若记得亲人是魔,若怀念故乡是病,那我宁愿永不痊愈。”

三日后,她独自踏上旅途。

沿途所见,令人心惊。村庄里的孩童不再听老人讲故事,反而沉迷于一种名为“幻乐镜”的器具,戴上后便可体验“无忧人生”??没有离别,没有死亡,没有战争,只有永恒的欢笑。镇上的学堂删去了《烬余录》选段,改授《安心经》,其中写道:“往事如尘,拂之即去;昨日种种,皆为妄执。”

更有甚者,某些地方竟出现了“代忆师”??职业替人承受痛苦记忆。客户只需支付灵石,便可将不愿面对的往事转嫁他人。那些“代忆者”终日神情恍惚,眼神空洞,不少人几年内便疯癫而亡。

念归一路记录,一路张贴真相文书。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摇头离去:“我们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可知道了又能怎样?改变不了过去,只会让自己不快乐。”

她在一座小镇演讲,台下起初数百人聆听,中途一半离场,最后只剩十几个老人坚持听完。临走时,一位白发老妪拉着她的手说:“姑娘,我不是不信你。我只是怕……想起我儿子的脸。他死在矿井里,整整三十年,我没梦见过他一次。现在你想让我记起来?我怕我撑不住啊……”

念归无言以对。

那一夜,她坐在客栈房中,取出苏禾留下的玉简残片。虽已碎裂,仍能感应到一丝余温。她将手掌覆上,试图寻求指引。

刹那间,画面再现??

她看见苏禾站在海边,面对一群渔民,手中举着一块刻满名字的木牌。“你们说记着太痛,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这份痛,证明他们真的活过?如果连你们都忘了,谁还会为他们流泪?谁还会为他们讨公道?”

她看见苏禾在书院讲坛前,被群儒围攻,唾骂“妖言惑众”,她却不退反进:“你们怕记忆引发动荡?可真正的动荡,从来不是来自觉醒的人民,而是来自不肯认罪的权贵!”

最后,她听见那句反复回响的话:“**记住,即是反抗。**”

泪水滑落。

次日清晨,她写下一封公开信,题为《致所有不敢回忆的人》:

>“你们不是懦弱,只是伤得太深。

>我懂那种痛??想起母亲临终时握着我的手,却叫不出我的名字;

>想起父亲埋在矿底,至死不知女儿已出生;

>想起我们曾跪着求一口饭吃,而高堂之上,有人笑着饮仙酿。

>

>可正因为痛,才更要记得。

>因为痛提醒我们:那一切不该重演。

>

>你们不必强颜欢笑,也不必立刻拥抱过去。

>但请允许自己偶尔沉默,偶尔落泪,偶尔问一句:

>‘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