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人间政道 > 第1988章 省府新址(第1页)

第1988章 省府新址(第1页)

得知剑北关跨山大桥工程标段从八个一下子砍成三个,面对省内企业招投标只剩一个,分管交建副省长曹家驹气炸了肺,怒气冲冲质问秘书长郭安民怎么回事。

原先秦卫新所提的5:3分配方案,其实就有曹家驹等省领导的暗示,陇山这边涉及重大工程向来由省一建与三建瓜分,偶尔也让其它私企或市属建筑公司喝点汤,多年以来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挺好的方案,突然间被蓝京压缩为一个,这下乱套了!

唯一的标段给谁呢?

曹家驹难以面对这样的超级难题,只能找兼指挥部副总指挥郭安民算账。

郭安民应付起来游刃有余,扶扶眼镜道:

“三个变成一个了?我还不知道这件事,请曹省长等等,我把立新同志叫过来问问,不过有言在先呐曹省长,如果最终方案是蓝省长拍的板,我恐怕不便多问,对照省长办公会决议,并没有违背向本省企业倾斜的比例,您觉得呢?”

曹家驹压着火气道:

“对,蓝省长初衷是想简化招投标程序、方便工程质量管理,这个没错,但需要有人提醒他关于省一建、省三建长期和谐相处,共同支撑陇山建筑界半壁江山的现状!虽然我们鼓励市场竞争,但若厮杀到仅存一家的话,又形成新的垄断,当前保持好平衡、维持不偏不倚的局面才是正解!”

郭安民笑模笑样道:

“曹省长要求我提醒这个,我想蓝省长第一反应是——天底下优秀建筑公司多了去了,非得省一建、省三建不可?就算都倒闭了,剑北关跨山大桥照样建得起来,对不对?”

“噢,什么工程项目都给外省企业,本地人喝西北风?”曹家驹听了又要发作。

“这不蓝省长特意给了个标段专门给本土企业吗?”郭安民道,“如果说三个标段平衡些,一个标段容易打起来,蓝省长会不会怀疑有暗箱操作因素?”

曹家驹被说得一滞,摇摇头放缓语气道:

“归根究底还是扶持本土企业,让广大技术人员、建筑工人有口饭吃,又能照顾家庭,总比受制于外省企业东奔西跑好得多,安民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我有个想法,能不能跟蓝省长商量商量,把交安机电标段一分为三?反正面向本省企业,随便我们内部怎么安排。”

郭安民不便直接拒绝,当然也没摸清蓝京的想法,道:

“行,我问问看。”

还没来得及试探,包括郭安民在内省正府办公厅二十多人被蓝京带到省城城北卢家沟。

卢家沟位于城区与郊区交界处,位置偏僻,商业冷清萧条,放眼望去全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有的墙上还残留着富有时代气息的标语。

“省委新办公楼就准备盖在这里?”

蓝京站在高处土坡四下鸟瞰问道,“当时基于哪些考虑?”

郭安民指着右侧道:“首先避开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人口负载太高的老城区,把相对落后的城北区域商业、服务业等拉动起来;其次前面的国道通往商渊、商运两市,省府大院搬过来便可形成新的中心,也能促进城市之间联动发展;最后卢家沟风水很好,地势高,背后是将近一千米的大山,前面两侧各有座山峰形成聚气之形,特别东面那座叫紫兰山,正好呼应‘紫气东来’的说法,哈哈,随便一说当不得真的,哈哈。”

从陪同人员表情看,对第三点都很认真,重要程度不亚于前两点,蓝京心中有数郭安民故意没说破的是,“地势高”等于权势,“聚气”则代表财运,升官发财嘛,人在仕途不就追求这两样?

“那些打提前量的商铺呢?”蓝京接着问。

“西南角槐树里区域,”郭安民又指了指道,“就冲着省府大院要搬过来的消息匆匆忙忙打造所谓槐树里商业街,盖了二三十间店面,还居然被抢购一空,后来……现在店铺门锁都生锈了,半个人影也看不到。”

蓝京沉甸甸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