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9章
“宇文教谕。”长孙冲的语气有些沉不住气,“人人皆知,寻常打火石取火极难,遇上风雨天更是形同废物。”
“您提出的法子,与市面上那些有何区别?皇家军校的悬赏非同小可,若是咱们书院拿出的东西被人耻笑,我渭水格物学院的名声恐怕就此毁了。”
面对长孙冲的质疑,宇文谷却胸有成竹,抚须笑道:“郎君误会了,我说的,并非凡石,而是一种人造的火铁。我前些时日在炼铁坊钻研,偶然发现冶炼后的一些铁渣,其貌不扬,稍加撞击,迸发的火星却远胜精铁。”
“昨日我又亲赴铁坊,反复试炼,已然摸索出一种法门,能将此类铁渣锻压成条,再配以特制的引火绒条,两者相合,取火便如探囊取物。”
这番话并非空谈。宇文谷能在格物学院成为一言九鼎的权威,靠的正是这份化腐朽为神奇的真本事。
他接着补充道:“更妙的是,此物坚逾金石,不惧摔打;水浸之后,取出擦干,效用不减分毫。远非娇贵的火折子可比。”
长孙冲听懂了其中的道理,但心中疑虑未消。
他皱眉道:“长安城中能工巧匠云集,为夺此赏,各大作坊都铆足了劲。陛下亲任院长的军校所设之赏,其分量远非金钱可比。”
“宇文教谕的设想虽好,但终究是前所未有之物,万一。。。。。。”
他没说下去,但心里想的却是,若能改良火折子,使其不畏风雨,或许才是更稳妥的制胜之道。
宇文谷看出了他的犹豫,眼中闪烁着匠人独有的光芒,斩钉截铁地说道:
“郎君请安心。正因是天子门生发出的悬赏,才需用这石破天惊之物来应对!寻常的修修补补,如何能入陛下的法眼?此物一出,必将技压群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在大明宫,论及护卫之责,无人不晓张阿难与李君羡,前者是天子近侍,后者是宫城安全的屏障。
然而,若论及宫内真正的权柄与影响力,殿中监宇文士及的分量,绝不逊色于这二人。
宇文士及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其兄宇文化及那般声名狼藉,但兄弟二人在前朝末年各择其主,最终命运迥异,恰是乱世高门为求自保的典型写照。
此等分投各方的策略,在世家大族中屡见不鲜,旨在无论天下最终归于何人之手,家族的根基都能得以保全。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诸葛一门,三兄弟各事其主:诸葛亮辅佐蜀汉,其兄诸葛瑾在东吴身居高位,其弟诸葛诞则为曹魏效力。
如此布局,便能确保家族在三足鼎立的任何一种结局中,都能屹立不倒。
“仁人的病况如何了?”
宣政殿内,李世民的思绪从朝政转向了宫闱,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宇文士及身为殿中监,是名副其实的宫中大管家,总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天子的衣食住行皆在其掌管之下。
在此之前,他更是掌管天子亲军的右卫大将军。
能将禁军与内宫这两处性命攸关之地先后托付于一人,足见李世民对他的信任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