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割鹿记 > 第九百九十一章 自祭造神通(第1页)

第九百九十一章 自祭造神通(第1页)

青柏回应的是他的鞭子。

缠绕在他手上的长鞭就像是鬼怪一样在空中游动,飘忽不定的朝着那名少女落去。

寻常的鞭法都是靠鞭子的甩动来抽击对手,而他的这条鞭子却是真正的法器,就像是变成了他体内一条经络的延伸,可以让他的真气无比顺畅的在其中游走,似乎只需要他的心意驱使,就能够随意的改变它运行的轨迹。

鞭子整体绕着那名少女的腰身绕去,鞭尖却是又往上翘起,从背后刺向她的后脑。

这鞭子的走势已经十分飘忽,但这名少。。。。。。

晨光如刃,划破雷葬沟的沙尘幕帘。林昭立于归鹿观最高处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投在九重圆环残破的石阶上,像一道不肯倒下的碑文。她听见山下诵读声起,一句接一句,不疾不徐,仿佛大地本身在呼吸。那声音没有指挥,却节奏天然一致,如同根系在地下悄然相连。

她没有回头,也知道陈知远正坐在心灯仪轨旁,调试着那台老式收音机。自从阿织化作光尘,他便接手了所有信号监测任务。他的手指不再灵活如昔,每动一下都牵动神经阵痛??医生曾警告他,脑组织已出现不可逆钙化斑块,若再强行共振,可能永远无法回归肉身。可昨夜,他仍悄悄将自己接入虚识海边缘节点,只为确认那道黑丝是否真的彻底消散。

“它没死。”他在林昭耳边低语,声音干涩,“只是蛰伏。我听见了……在第七频段的静默区,有个频率在模仿阿织的生物电波,但延迟了0。3秒。那是复制,不是复活。”

林昭闭眼,指尖抚过胸前铜钱。那枚刻着“阿织”的钱币如今贴着她的心跳存放,每当情绪波动,它便会微微发烫,像是某种回应。她知道,那不是幻觉。阿织确实还在,以另一种形态存在??正如野花从琉璃碎片中绽放,火种从未真正熄灭。

“我们得重建‘信标链’。”她说,“不能只靠自发响应。遗忘体制会利用人性弱点:疲惫、怀疑、遗忘本身。我们必须让灯火成为习惯,而不是奇迹。”

陈知远点头,调出全息投影。地图上,全球已有三百一十七个自发诵读点被标记为绿色光点,其中七十九个持续活跃超过七十二小时。最令人振奋的是,南极科考站传来消息:一名研究员在极夜期间独自诵读《割鹿记》整章后,冰层深处探测到异常热源脉冲,位置与传说中的“初代灯塔”坐标高度吻合。

“他们埋得比我们想象的更深。”陈知远喃喃,“也许……第一盏灯,并非人类点燃。”

林昭心头一震。这个念头她早有预感,却始终不敢深究。母亲沈眠临终前反复提及一个词:“鹿回”。她说那是父亲陈砚从一本焚毁古籍中抄录下来的密语,意为“光之轮回,始于非人之手”。当时她以为是谵妄,如今想来,或许是一把钥匙。

她转身走下高台,脚步坚定。地穴扩建工程已进入第三阶段,新来的志愿者大多是年轻人,有些甚至未成年。那个曾在山脚朗读第一章的少年名叫周粟,十六岁,来自甘肃孤儿院。他手中捧着一本手抄本,纸张泛黄,字迹稚嫩却工整,末尾署名竟是“陆沉赠”。

“他说,只要我还愿意读,灯就不会灭。”周粟仰头看她,眼神清澈,“我昨晚梦见了一座岛,海上有座铁塔,塔顶的灯一直闪,像是在等谁。”

林永远不会告诉他,那不是梦。陆沉每隔七日便会向全球发送一段加密灯语,内容不再是文字,而是由火焰跳动频率构成的摩斯密码。最近一次解码结果只有四个字:

>**灯种南迁**

她立刻召集核心成员会议。除陈知远外,还有三位资深点灯者通过量子通讯接入:西藏灯亭的桑吉喇嘛、内蒙碑群的牧民巴特尔、以及巴黎投影组的艾米丽。影像在空中交织成环形阵列,背景各异,神情却出奇一致??疲惫中带着决绝。

“我们认为,‘伪神格’虽被击溃,但其残留意识已渗入地球磁场。”桑吉用藏语缓慢说道,由系统实时翻译,“近来经幡无风自动,庙中铜铃常鸣午夜。老僧说,这是‘非时之影’归来。”

巴特尔补充:“草原上的狼群开始绕着太阳能碑转圈,不攻击,也不离去。它们的眼睛……夜里会发光,像点了小灯。”

艾米丽则展示了凯旋门事件后续:警方记录显示,当晚所有参与者脑电波同步率达到惊人的92%,远超正常群体冥想水平。更诡异的是,监控录像中,有一帧画面出现了第四百零一人??一个全身笼罩在光雾中的人影,站在人群最后方,手中托着一枚青铜钱,面容模糊,但身形酷似阿织。

“他在引导我们。”艾米丽声音微颤,“或者,我们在召唤他。”

林昭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要去南海。”

众人哗然。那片海域自三年前海底信标重启后,便成了禁区。远洋渔船报告说,夜间海面常浮现出巨大符文光影,船只电子设备失灵,船员集体陷入短暂失忆。官方称其为“电磁异常”,但他们都知道,那是《割鹿记》第一节的篆体写法,在水下缓缓旋转。

“不只是信标。”林昭取出母亲遗留的日记残页,上面有一幅潦草地图,“父亲曾在这里见过‘鹿首石’??一块刻有双角鹿头的黑色巨岩,据传是上古灯塔的基石。如果《割鹿记》真源于非人文明,答案就在那里。”

陈知远反对:“太危险。你一旦深入虚识海核心区域,很可能被残余意识捕获,变成下一个‘影子节点’。”

“所以我不会单独去。”林昭望向周粟,“我要带新人进去。不是作为战士,而是作为见证者。”

此言一出,满室寂静。

“你疯了?”陈知远猛地站起,“他们还没完成基础共鸣训练!贸然接入虚识海,轻则失忆,重则意识崩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