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导至内部。几位高管提议收缩战线,暂缓高原项目扩张。“我们现在太显眼了,”COO王磊直言,“每一步都被放大镜盯着。不如先稳两年,等风头过去。”
陈着在会议室沉默良久,最终开口:“你们记得张伟第一次修好那台德国产贴片机时说了什么吗?”
众人摇头。
“他说,‘原来我也能碰得起这种机器’。”陈着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四个字:**尊严成本**。
“我们做这件事,本质是在支付一种看不见的成本??让那些一辈子被人说是‘废柴’‘懒汉’‘没出息’的人,重新相信自己有价值。这个过程不可能轻松,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如果我们因为害怕争议就退缩,那就等于承认,只有顺从旧秩序的人才配拥有未来。”
会议结束当晚,他独自驾车前往成都郊外的一处废弃工厂。这里是溯回科技最早的实训基地,如今已移交地方运营。厂房破败,铁门锈蚀,但透过窗户仍能看到里面灯火通明??十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台老旧CNC机床讨论加工参数。
他没有进去打扰,只是站在门外看了很久。其中一个女孩抬头发现了他,惊喜地挥手喊“陈老师”。其他人闻声纷纷跑出来,七嘴八舌汇报近况:有人考上了高级技工证,有人接到深圳企业的offer,还有人准备合伙开维修工作室。
“您还记得我们吗?”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怯生生地问。
“当然。”陈着微笑,“你们是第一批敢用手去碰数控系统的‘焊工仔’。”
回程路上,他接到苗教授电话:教育部拟将“重启人生”计划纳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名单,类别为“终身教育与社会融合创新”。这意味着,如果获奖,该项目将成为首个获得官方最高教育荣誉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这是认可,也是考验。”苗晓提醒,“一旦进入体制评价体系,你就不能再以‘体制外’自居。规则变了。”
“我知道。”陈着望着车窗外飞逝的夜景,“但我们从未真正脱离体制。我们只是想证明,体制之内也可以有另一种活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新年除夕,陈着没有回家。他在总部大楼组织了一场跨年直播:连线甘孜驿站、东莞工厂、阿里村落、阜阳职校……十个不同地点的学员共同倒数迎接2025年。镜头扫过一张张面孔??有刚学会打字的牧民妇女,有带着孩子上课的单亲妈妈,有在流水线上自学Python的工人,也有站在领奖台上领取“年度优秀技师”的前辍学生。
零点钟声敲响时,所有人齐声喊出一句话:“我还活着,我就要学!”
弹幕瞬间刷满屏幕。
初一清晨,父亲打来电话:“昨晚我看了直播。你妈要是还在,一定会为你骄傲。”
陈着眼眶发热,只回了一句:“爸,今年清明我带您去看看扎西,他现在能一个人飞无人机巡山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一声轻轻的“好”。
春天来得比往年早。三月,第一批“智慧放牧”培训班在四省六县simultaneouslaunch(同步启动)。扎西受邀担任高原片区首席导师,他的改装无人机套件已完成专利申报,并被列入退役军人创业扶持目录。与此同时,龙小雨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参与非洲青少年数字技能培训项目设计,成为中国首位以“草根发明家”身份出席国际会议的中学生。
四月中旬,教育部正式公布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重启人生”计划荣获一等奖,评语写道:“以技术为桥,以尊严为路,重构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坐标系。”
颁奖典礼当天,陈着没有上台领奖。他把机会让给了吴秀英、马强和那位阜阳绣花女孩。当他看到三位普通人穿着正装站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合影时,终于忍不住转身走进洗手间,用冷水拍了拍脸。
镜子里的男人两鬓已见斑白,眼角刻着细纹,但眼神依旧清亮。
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质疑还会再来,危机仍将发生,旧势力不会轻易让渡权力。但他也清楚,有些东西已经永远改变了??
在某个不起眼的县城车间里,一个初中毕业的女孩正用3D打印笔修改模具图纸;
在千里之外的高原牧场,一位独腿老兵操控无人机划破晨雾;
而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千万台终端背后,有人正咬着牙重学拼音、练习代码、尝试第一次演讲……
他们不再是等待被拯救的弱者,而是正在书写新历史的主角。
这个世界依旧坚硬,
但裂缝之中,已有光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