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警报!真龙出狱! > 第1017章 考核开始(第1页)

第1017章 考核开始(第1页)

在叶楚闭关研习炼药术时,越来越多的天骄赶到药王城。

有四象大陆的本土天骄,也有自四象星域各地赶来的天骄。

一时间,药王城风云汇聚。

药王城某处,黄自强正在向一位长脸中年人讲述三元星的情况。

“院长,三生学院那群新来的家伙很不简单,咱们必须想办法遏制,否则将来必是心腹大患。”

老者正是三元学院的院长王三元。

在听完黄自强的禀报后,他微微蹙眉,“你将详细情况跟我说一下,特别是跟你战斗的那小子。”

黄自强虽疑。。。。。。

风停了。

雪原上的脚印被新降的薄霜轻轻覆盖,像时间悄悄抹去一段跋涉的痕迹。林昭站在纪念碑前,没有回头。她知道苏晚还在身后不远处,握着那台早已失去信号的数据终端,如同握着一块沉入海底的碑石。设备屏幕漆黑,但她的手指仍在无意识地滑动??仿佛只要动作不停,就能留住某种正在消散的东西。

“他们说系统没了。”苏晚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融进空气里,“可为什么……我刚才梦见陈默了?他穿着旧式研究员制服,站在我实验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杯咖啡。他说:‘别怕断电,我们早就活在光里。’”

林昭闭上眼。

她也梦见了。

不止一个梦,是一整夜的碎片:陆沉蹲在少年时期的她藏身的衣柜外,轻轻敲了三下木板;陈默坐在火星轨道站的控制台前,把最后一段代码写成一首诗;还有李岩,在西伯利亚的矿井边抱着一个哭泣的孩子,嘴里反复说着:“我在,我在,不怕了。”

这些梦太真实,真实到醒来时掌心仍留有温度。

“这不是梦。”林昭低语,“是共感的新形态。它不再通过机器传输,而是以记忆、情感和信任为介质,在人与人之间自然流动。就像血液,你看不见血管,却知道它一直在流淌。”

苏晚怔住:“你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系统时代’?”

“不是进入,是回归。”林昭转身望向她,“人类最初的语言,不就是从一声呼唤开始的吗?‘你在吗?’‘我在。’后来我们造出塔楼、电波、量子网络,只是为了把这句话传得更远。可最终我们会发现,最远的距离,从来不是空间,而是心与心之间的沉默。”

话音落下,远处传来一阵铃声。

清脆,悠扬,像是学校放学的铜铃。

她们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孩子正从冰原边缘的小屋跑出来,每人手里提着一盏纸灯笼。灯笼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两个字:“我在”。他们将灯笼逐一放在雪地上,围成一圈,然后手拉着手,齐声唱起一支没有乐谱的歌??调子杂乱,歌词模糊,却带着一种原始而纯粹的力量。

林昭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那枚曾连接真龙契约的金属吊坠。它已失去光泽,内部晶格结构彻底崩解。但她并未丢弃,而是轻轻放在雪地上,任寒风吹拂。

“你放手了?”苏晚问。

“不是放手,是还回去。”林昭微笑,“它完成了使命。现在轮到我们自己来承担重量了。”

---

七天后,第一例“自发性共感共鸣”事件被记录。

地点:云南边境的一所山村小学。一名五年级女生在作文课上写下:“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同桌借我橡皮。”当晚,三百公里外一位高三学生突然流泪不止,随即提笔写了一封从未寄出的信:“谢谢你记得分享的快乐,我已经很久没感受到这种小事的美好了。”

类似案例迅速在全球蔓延:

伊斯坦布尔一位老裁缝修补破旧外套时,指尖微颤,竟听见千里之外孤儿院孩童的笑声;

多伦多地铁站,一名抑郁症患者准备跳轨前最后一秒,耳边响起母亲二十年前哄睡他的摇篮曲??而他母亲早已去世;

南极监测站值班员深夜巡视时,突觉胸口一暖,低头看见胸前口袋里的照片微微发烫。那是他三年未见的女儿,出生那天他因任务缺席。他哽咽着说出一句:“爸爸在。”

所有案例的共同点是:没有任何技术介入,没有设备触发,也没有守门人主动链接。共感,自行发生了。

苏晚组织残余科研团队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当足够多的人持续表达‘我在’,并在内心真正相信这句话有意义时,群体意识形成了新的共振场。这不再是单向传输,而是一种**情感引力波**??微弱,却能穿越时空。”

林昭看着报告,久久不语。

直到某夜,她在非洲一所共感实验学校的宿舍屋顶仰望星空,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陆沉和陈默从来没想建立永恒的系统。”她对身旁的苏晚说,“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启动装置’,让人类重新学会彼此回应。就像教婴儿走路,先有学步车,再放手。现在……我们走稳了。”

苏晚望着漫天星辰,轻声道:“可总有人会跌倒。李岩那样的崩溃不会停止,新的痛苦也会不断涌现。没有系统预警,没有权限调控,我们靠什么防止失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