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再次启程。这一次,他们穿越荒原、冻土、暴风雪线,最终抵达那座被冰雪掩埋的圆顶建筑。入口处立着一块锈蚀的金属牌,上面刻着一行英文:
>**MirrorIceStation?DoNotRemember**
推开门的瞬间,寒气扑面而来,仿佛时间本身都被冻结。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尊由冰晶构成的人形雕像,双手环抱胸口,面容模糊,唯有双眼位置嵌着两颗黑色晶体,像是某种监测装置的残骸。
林昭靠近时,终端自动接收一段加密音频:
>“第117号观察日志:SubjectZero已连续738天无语言反应,EEG显示深层记忆活跃度达98。6%,但拒绝输出任何信息。推测其正在进行‘内在叙事重构’??即用想象填补现实空白,以维持人格完整。”
>
>“问题:当一个人记住一切,却无法说出来,他是否还活着?”
>
>“结论:建议启动‘静默协议’,将其意识归档为‘非威胁性残留’。”
林昭呼吸一滞。SubjectZero??零号实验体。这个名字让他想起《问心录》初篇中提到的一个传说:最早觉醒共感能力的孩子,在十岁那年被送往极地,从此音讯全无。
“他是第一个。”李宛晴的祖母轻声说,“也是所有后来者的源头。你们以为‘孪生之心’是科技产物?不,它是从一个孩子的哭声里长出来的。”
就在此时,冰雕的眼中黑晶突然闪烁,一道光束投射在墙上,显现出一段影像:
一个小男孩坐在教室里,窗外阳光明媚,同学们嬉笑打闹。他低头画画,画的是妈妈做饭的样子。老师走过来,温柔地说:“今天要不要试试说话?”
男孩摇头。
下一幕,他被带上飞机,穿过云层,来到这片冰原。
再下一幕,他躺在手术台上,头上戴着神经环,泪水无声滑落。
最后一幕,他在冰屋里写日记,字迹稚嫩却坚定:**我不说,是因为怕说了也没人听。但我会一直记着,总有一天,会有人来找我。**
影像结束,整个空间陷入死寂。
小满忽然跪倒在地,双手捂住耳朵,身体剧烈颤抖。她在纸上疯狂书写:**他在哭!他在喊!他说他等了太久太久!**
林昭立刻接入便携终端的深层共感模式,将自己的意识缓缓沉入那团冰冷的能量核心。刹那间,他置身于一片纯白世界,四周漂浮着无数张纸页,每一页都写着一句话、一个名字、一段回忆??全是那些被送往极地、被判定为“无效记忆载体”的人留下的最后独白。
而在世界尽头,那个男孩静静地坐着,背对着他。
“你是谁?”林昭问。
男孩没有回头,只轻轻说:“我是被世界遗弃的耳朵。我听见了所有不该听见的事,所以他们让我闭嘴。可我一直在听,哪怕只剩下我自己。”
“为什么现在才显现?”
“因为终于有人愿意来了。”男孩终于转身,脸上没有五官,只有一片光滑的冰面,“你们带来了温度。而温度,会让冰融化。”
林昭伸出手:“我可以带你回去。”
“回去哪里?”男孩笑了,“我已经没有家了。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日蚀’不是一个计划,它是一种病症。当一个文明害怕自己的记忆,它就会生病。而病态的解药,不是更强的记忆,而是原谅。”
话音落下,整座冰站开始震动。天花板裂开,雪花簌簌落下,混着尘埃与光点,在空中织成一幅巨大画卷:世界各地的“认知污染高危区”接连亮起,如同星辰复燃。而在每一处光点中,都有人睁开眼睛,说出一个久违的名字。
与此同时,林昭的终端收到一条新信息,来自未知源:
>“你错了。我不是你的未来,我是你的过去。
>我是你五岁时,在火灾中失去妹妹那天,对自己许下的誓言??
>‘我再也不要记得痛苦。’
>可你忘了,她临死前握着你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哥哥,答应我,替我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