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299 叠加5k(第1页)

299 叠加5k(第1页)

贾跃亭从临港离开的心情很糟糕。

他没想到俞兴完全不吃自己这一套,事实上,自己很早就向这个人示好了,当时就有考虑到未来或许存在的合作空间。

然而,姓俞的当时收钞票的时候笑眯眯,现在却全然没有。。。

列车在高原上穿行,铁轨与冻土摩擦出低沉的呻吟。林远靠窗坐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录音机边缘。那八个字像钉子般扎进脑海:“小心同行者,勿信回声。”他反复播放那段沙丘歌声,用频谱分析软件逐帧剥离杂音,终于在第3分17秒处捕捉到一段被刻意掩藏的副载波??那是人类语音经过声码器压缩后的残留痕迹。

“……坐标已锁定。‘归墟’入口将在春分开启,七十二小时内必须完成合奏仪式。否则,声核将沉入地幔盲区,百年内无法再启。”

声音陌生,语调平稳得近乎机械。林远脊背发凉。这段话不是录给他的,而是某人之间的通讯记录,不知何时被嵌入了原始音频中。是谁?什么时候植入的?他猛地想起苏芸临终前交给他的母带拷贝??那卷磁带,从没经过第三方设备转录,理论上不可能被篡改。

除非……源头就有问题。

他闭眼回忆苏芸最后的日子。她躺在病床上,呼吸微弱,却坚持亲手将密封盒递给他,说:“这里面的东西,只能你一个人听。”可现在想来,病房外始终站着一名穿白大褂的护士,全程未发一言,连脚步都轻得反常。而那名护士的脸,在记忆里竟模糊成一片灰影。

林远睁开眼,望向车厢尽头。戴墨镜的男子已经不见了。

他迅速打开笔记本,接入北斗授时系统,重新校准《声网地图》的时间戳。屏幕上,五角星结构依旧脉动,但细微之处已有变化:秦岭节点的光点正以极慢速度变暗,而昆仑方向则浮现出一条若隐若现的虚线通道,像是某种能量路径正在生成。更诡异的是,在地图底层数据流中,他发现了一串重复出现的加密包,格式不属于任何已知通信协议,但其频率特征竟与“声忆碟”中的螺旋纹完全吻合。

“第六节点……是在引导我,还是也在被引导?”他喃喃自语。

列车驶入隧道,黑暗瞬间吞噬一切。就在这一刻,录音机突然自动启动,播放起一段从未录入的声音??孩童的哼唱,旋律简单却带着奇异的穿透力,每一个音符都精准落在地球舒曼共振的谐波点上。林远浑身僵直。这不是人类能自然唱出的调子,它像是从地底渗出来的,又像是来自他自己大脑深处。

他拔掉电源,声音仍在继续。

直到隧道结束,光明重现,那哼唱才戛然而止。

当晚,列车停靠格尔木站。林远换乘一辆破旧的皮卡,雇了个藏族司机前往昆仑山南麓。沿途荒无人烟,天空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青灰色,云层静止不动,仿佛被冻结在时间之中。司机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只在加油时低声提醒:“最近山上不太平,巡山队失踪了三个。”

“什么原因?”林远问。

司机摇头:“有人说看见夜里有光柱从雪峰射出来,持续了一个小时。第二天,最近的气象站仪器全部失灵,连太阳黑子活动数据都被干扰。”

林远心中一震。这正是大规模声场共振才会引发的空间电磁异常。

深夜抵达一处牧民帐篷营地,他谎称是地质考察队员,借宿一晚。入睡后,梦境骤然降临??没有过渡,直接置身于一座巨大地下洞穴之中。洞壁布满发光苔藓,绘写着与石碑上相同的频率图谱。中央矗立着一根通天石柱,表面缠绕着无数细如发丝的水晶纤维,每一根都在微微震颤,发出不同音高。

一个身影站在柱前,背对着他,穿着和第六节点女子相似的麻布长裙。

“你来晚了三十七年。”那人说话时并未回头,声音却是男性的,“本该由你父亲完成的最后一环,如今只能由你补上。”

“我父亲?”林远震惊,“他只是个普通音乐教师!”

“普通人不会在1986年独自进入云南摆时山谷,录下那段让整片森林停止生长七天的‘断魂调’。”那人缓缓转身,面容竟与林远有七分相似,只是眼神空洞,瞳孔泛着金属般的冷光,“他听见了‘回声’,于是选择了沉默。而你,已经开始回应。”

画面突变。林远看见年轻的苏芸站在一片废墟中,手中捧着一块碎裂的晶体,泪流满面。背景是一栋坍塌的研究大楼,墙上残存着“国家声学工程实验室”的字样。一道闪电劈下,照亮了楼顶残骸上的标志??五角星环绕一颗悬浮音叉,下方刻着一行小字:“清音计划?第一阶段”。

梦醒时分,帐篷外风声呼啸。林远坐起身,发现自己的手掌心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浅浅的划痕,形状正是那个“?”字的一角。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录音笔正在自动运行,屏幕上显示刚刚录制了整整四十三分钟的空白噪音,但在波形图底部,有一条极其规律的脉冲信号,间隔恰好为7。83秒,与舒曼共振周期完全一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