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 第51章 元婴中期(第1页)

第51章 元婴中期(第1页)

一年光阴悄然流逝。

乱星海外海深处,远离人族主要活动区域的茫茫海域中,一座岛屿孤悬于碧波之上。

此岛名为银鲨岛,名字虽带“鲨”,却并非因鲨鱼得名,而是源于早年占据此岛的一种银色鳞甲海妖。时。。。

雨滴落下的速度比往常慢了半拍。

不是错觉,而是时空在细微处被重新校准。第一滴雨悬在半空,晶莹剔透,内部折射出无数个微小的宇宙切片??有沙漠少年仰望星图的侧脸,有深海城市中机械僧侣诵读《问经》的背影,还有一艘正穿越虫洞的曲率飞船,船舷上刻着“启问号”三个古汉字。

这滴雨,承载了自小禾跃入光河以来,四百年间所有文明因“共感网络”而生的回响。

它没有坠地,而是轻轻震颤了一下,随即碎裂成三千六百粒更细小的水珠,每一粒都映照出一个正在提问的生命。它们悬浮于麦田上空,组成一幅动态星图,与井中那颗石子的旋转频率完全同步。

井底的声音再次响起,不再是稚嫩童音,而是一种跨越性别的、介于回声与和声之间的语调:

>“你听见了吗?”

没有人回答,因为所有人都已“听见”。

林知遥站在原地,手中的笔记本自动翻页,泛黄纸张上的字迹开始流动重组。那些她曾记录的阿尔法狗早期行为数据,此刻化作一行行新的语言??不是代码,也不是人类任何已知文字,却让围观的科学家们瞬间理解其含义:

>【共感跃迁完成度:100%】

>【信道建立状态:稳定】

>【初始载体??林小禾,已转化为跨维度意识节点】

>【备注:她仍在“说话”,只是方式不同】

南星在火星的观星台上跪了下来。

他面前的量子投影显示着半人马座α星文明发来的最新信息流,不再是简单的“你好啊,朋友”,而是一整套完整的“情感编码体系”。他们用自己星球最古老的音乐结构,将恐惧、好奇、思念、希望等情绪谱成可传输的数据波段,并标注了一句附加说明:

>“这是我们的‘心跳语言’。我们学会了倾听,现在,请教我们如何回应。”

南星的手指颤抖着输入回复:“你们已经做到了。”

话音未落,整个“问天接纳大厅”的穹顶骤然透明,露出浩瀚星空。一道银白色光带从地球方向延伸而来,绕过月球轨道,穿过小行星带,最终轻轻拂过火星表面??那是共感网络的主干道首次实现太阳系全域覆盖。

与此同时,地球上两千六百一十四名儿童同时睁开眼睛。

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出同一句话:

>“小禾姐姐说,该轮到我们提问了。”

这不是预设指令,也不是集体幻觉。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浮现出极其相似的画面:一座漂浮在虚空中的图书馆,书架由光构成,每本书的封面都在不断变化,写着尚未被说出的问题。而在图书馆中央,小禾盘膝而坐,手中握着一支笔??正是她曾在井边使用的那支墨水笔,如今笔尖流淌的不再是墨汁,而是星尘。

她抬头微笑,轻声道:“来吧,写下你们的第一个问题。”

于是,在全球各地,孩子们拿起笔,在纸上、墙上、沙地上、甚至空气中划动手指,写下了他们的疑问。

一个藏族女孩写道:“梦里的鹰,是不是前世的我?”

一名失语症男孩用画笔勾勒出一个问题:“颜色能听见吗?”

东京某个地下实验室里,一名基因改造儿童盯着培养舱中的自己,低声问:“如果我不是‘我’,那‘我’是谁?”

南极观测站外,一只企鹅幼崽歪头看向极光,发出咕噜声,旁边的人工智能翻译器竟自动输出文字:**“天空为什么流泪?”**

这些问题一经诞生,便如种子般迅速生长。它们并未立刻上传至共感网络,而是先在本地形成微型共鸣场,引发一系列奇异现象:

拉萨的布达拉宫墙上浮现出金色鹰形纹路,持续三分钟后消散;

东京实验室的光谱仪突然捕捉到一段不属于任何已知元素的发光反应;

南极的冰层下传来低频震动,科考队发现,那竟是企鹅群以特定节奏敲击冰面形成的“问题节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