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文豪1983 > 第60章 让世界感受文学吧(第3页)

第60章 让世界感受文学吧(第3页)

与此同时,“声音火种行动”首批志愿者全部确认身份。他们散布在漠河、三亚、喀什、上海……职业各异:渔夫、图书管理员、狱警、盲人按摩师、边境哨兵。每人手持加密U盘,内含一百段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录音副本。交接仪式以线上匿名方式进行,无人知晓彼此姓名,唯有共同誓言响起:

>“我承诺,守护这些声音,如同守护火种。

>若灾难降临,文明断电,我将以血肉之躯延续人类的记忆。

>不问为何,只为此刻有人曾真诚地说过:我在。”

十一月,东北暴雪。我们接到紧急求助:黑龙江某福利院一名自闭症少年连续七天拒绝进食,医生束手无策。家属尝试播放各种音乐均无效。院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我们,提供了孩子过去三年零星发声的数据。

技术团队连夜分析其声波特征,发现他对某种特定频率的风声异常敏感。据此制作了一段模拟森林夜晚的环境音,夹杂极轻微的童谣哼唱。我们远程指导护理人员用蓝牙音箱循环播放。

第四天凌晨,少年突然睁开眼,伸手触碰音箱表面,嘴里发出模糊音节。经语音识别系统解析,竟是两个字:“妈妈。”

随后几天,他开始主动用手势表达需求,并首次在纸上画出一棵树和两个人影。心理专家判断,这是长期封闭情感通道的初步开启。

我们将这段音频编为【90001】,命名为《第一声呼唤》,并以此为基础优化“非语言声波捕捉系统”,使其能更精准识别微弱情感信号。

年末最后一天,我独自回到香山录音室旧址。纪念馆已全面修缮,新增一面“声音墙”,实时滚动播放平台上最新上传的片段。我站在门口,看雪花静静落下,一如年初那日。

手机震动,是林晚发来的消息:“刚收到新疆伊宁的消息,古丽娜的女儿决定继承母亲遗志,成立‘戈壁声音驿站’,专门收集边境牧民的口述史。她说:‘妈妈等了四十年才听见爱人的心声,我不想让更多人等下去。’”

我回复:“告诉她,编号【60341】的骆驼铃,我们会永远保留备份。”

抬头望去,纪念馆灯光通明,墙上那行字在雪中愈发清晰:

“我们不是在拯救声音,是在帮人找回说‘我在’的勇气。”

元旦凌晨,平台年度总结自动推送。数据显示:全年共收录原始录音**17,842条**,累计播放量**9。6亿次**,用户自发发起线下倾听活动**327场**,通过声音促成家庭和解案例**89例**,挽救潜在自杀倾向者**14人**。

最让我动容的是一条后台留言,来自一位匿名用户:

>“我父亲瘫痪三年,从未清醒交流。上周我给他听了平台上一位植物人苏醒后的自述录音。夜里两点,我听见他喉咙里发出声音。我冲过去,他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儿子……对不起……这些年……让你累了。’

>我哭了好久。原来他一直听得见,只是说不出。

>谢谢你们,让我终于听见了他的爱。”

我把这条留言打印出来,夹进笔记本扉页。

窗外,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香山积雪之上,熠熠生辉。

有些声音注定微弱,如雪落无声;

有些话语迟来多年,却仍能融化坚冰。

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架一座桥??

让沉默者被听见,让孤独者知其所爱,

让每一颗心,都有机会说出那句:

我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