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和王熙凤本是青梅竹马长大,王熙凤自小被作为男子教养长大,跟着贾珍、贾琏等人一起玩耍,作为一群小伙伴中娇滴滴的女子,又自小生的伶俐,贾琏在刚开始对于娶到这样一个既能干又美丽的妻子是十分满意的。只是在之后的日子渐行渐远。
如今难得见到王熙凤脆弱的一面,又想起原本显赫的王家如今倾覆,自小受宠长大的王熙凤内心不知有多么惶恐,想起几分幼时的情谊,心下不由得多了几分怜惜。
“你呀,往后咱们好好过日子。”贾琏将王熙凤搂过,心下又生出几分得意,“放心吧,只要你收起往常的醋性,你琏二奶奶的位置稳稳的。”
“谢谢二爷,以后我跟巧儿可全仰仗二爷了。”王熙凤柔声道,眼里却闪过几分不屑。
随后不久,在变贤惠了的王熙凤的张罗下,尤二姐进了贾府,但因是国孝期间,暂且未收房,只是贾母从其他渠道得知了尤二姐的过往,心下十分不喜。而邢夫人作为继母,在王家失势后,急于在王熙凤面前好好立威,跟着贾赦一人送来了一个丫鬟使用,待国孝后给贾琏开枝散叶。
贾琏院中便开始各种争风吃醋之事,王熙凤只学邢夫人,做一个贤惠的妻子,乐的装聋作哑,少了这份心气,王熙凤看待贾琏越来越缺少感情,贾琏想歇在王熙凤处时,王熙凤只以身体不适或事务繁忙推脱,时间久了,贾琏便去的少了,时间久了,王熙凤的身体倒是好了不少,这是后话不提。
王熙凤在感情经营上放下了原有的执念,在侍奉长辈即贾母和王夫人上,变得更加费心尽力,面对邢夫人时也尊重了不少;贾母见王熙凤不再纠结于贾琏的后院,心疼她的同时,内心也宽慰不少。
随着国孝的结束,忠顺王叛乱之事也慢慢平息,朝中的格局完成了一番变化。荣国府作为四王八公的重要一份子,在此次事变中虽然没有被抄家,但是一向在京中与宁府同枝连起,自然受到了牵连。在朝中影响力减少许多。
贾母等人见状,便商量着提前办贾母的八十大寿,用贾母这张国公夫人的脸面,再帮家中小的一辈建立巩固一些新的社交圈。
贾母院内,众人饭毕喝茶闲聊。
“老祖宗七月初八大寿,这可是咱们府里的大事!也是喜事!我可得跟着老祖宗好好见见世面!”王熙凤道。
“不过是过一天算一天了,人老了,就想看着子孙们平平安安,热热闹闹的!”贾母笑道。
“老祖宗您放心,您大寿这天,我保证这府里上上下下的都来沾沾您的福气,哪个没来,您找我便是!”王熙凤拍拍胸脯道。
“林姐姐,旷表弟如今出京了吗?”探春抿嘴笑道。
“唉哟,咱们的奉恩将军如今可在京城不在,若是领了皇命出京,那我可得提前认罚了!”王熙凤装作后悔道。
“弟弟还在京城呢,放心,老祖宗八十大寿,他自然祝完寿再走。”黛玉道,心中若有所思。
最近林旷非常忙,在逼迫忠顺王起事之前,皇上将他召回了京城,他非常纳闷,他又不擅长打仗,只会种田,被叫回来能做什么呢?作为荣国府的外甥,安抚荣国府府?他不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也不觉得皇上会将荣国府放在眼里。
在事发之后,他也只是跟在七皇子身后,没有真的承担任何职责。
在平息后忠顺王之事后,他方才知道皇上的意图,他作为平乱的一份子,被授予了一个奉恩将军的称号。虽然是最低的爵位,但是他以后便不是平民百姓了。
从名字也能看出来,林旷的这个爵位不在于他自己在平乱一事中的作为,更多是对死在任上的林如海的补偿。
“其实也是父皇看在你之前在西北的时候,抗旱的功劳。”皇甫镇波将授爵的圣旨往林旷怀里一扔,熟悉的走进林旷的书房坐下,“现如今各地的灾情越来越严重了,过不了多久你还得再出去。”
“这天气有点像小冰河期,这个冬天怕是难熬…”林旷低声回到,担忧起来。
“什么期间?”皇甫镇波翻看着林旷桌上的一个诗集,不太在意的问道。
“哦,没事,黛黛说外祖母要过八十大寿了,我尽量还是祝完寿再走吧。”
“什么时候?”
“八月初三。”
“那没事,我跟父皇说一下,话说你姐姐怎么还在贾府待着…”每次来都不见她人。
“你是来找我还是找她。”林旷自从得知了皇甫镇波的心思,开始对这个少年有了几分说不出来的烦,这可能就是为兄为父的心态吧。虽然皇甫镇波人挺好的,但是就这样让他把家里养的好好的白菜给拱了,还是有些不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