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春色满棠 > 第461章 老天是不是瞎(第1页)

第461章 老天是不是瞎(第1页)

小皇帝自那日祖父匆匆入宫叫他回长乐宫看母后后,他就一直觉得不对劲。

那日祖母出宫,祖父也跟着出宫,他没机会问祖父到底出了何事。

这事他想了数日后,召祖父入宫询问。

但萧瀛没告诉孙儿实情,找了个事先想好的理由回孙儿。

萧瀛的理由编得合理。

一般的人听了祖父的回答,不会再起疑。

但小皇帝像他父王,心眼多、眼毒,尽管祖父理由编得好,回他话时也很自然,可他就还是觉得不对。

自从他跟父王借了鹿白,鹿白还陪他出京体。。。。。。

春分第十一年,清明未至,雪线悄然南移。北半球的冬不再凛冽,仿佛大地学会了呼吸,吐纳着某种隐秘的节律。西伯利亚的冻土层开始解封,静语窟遗址每日清晨都会升起一圈薄雾,形状如环,宛如年轮,层层叠叠,记录着那一夜银光冲天的记忆洪流。

她已不常回听风亭。

如今的归名书院,早已不是昔日那座藏于山野、只收孤魂野鬼名字的冷清院落。它成了“互铭学院”的中枢,七方联络角各自建起分院,巴黎的玻璃墙成了流动的名字长河,东京地铁站每夜十点准时响起《安稚调》童声合唱,加沙废校遗址上建起了记忆回廊,孩子们在墙上写下祖辈未曾留下痕迹的名字;冰岛火山口喷出的文字灰烬被收集制成纸张,称作“忆纸”,每一笔墨迹都能唤醒一段沉睡的情感;太平洋环礁的珊瑚继续排列家谱,科学家发现,那些图谱竟与人类基因链存在惊人对应;非洲枯井涌出的族谱支系,甚至补全了三十七个失落文明的传承脉络。

可她知道,这一切只是开始。

那枚写着“继续”的叶子,她一直夹在《承音册》最末页。册子仍在自动书写,但内容变了。不再是自发归名者的名单,而是一段段陌生的对话??像是来自未来的声音,在低语,在追问,在呼唤尚未诞生的名字。

>“你还记得我吗?”

>“我没有名字,但我梦见你喊过。”

>“我们是不是,在很久以前就见过?”

她无法回应,只能将这些话抄录下来,贴在老棠树第九枝的山茶花下。花瓣落下时,字迹会被短暂吸收,随后又浮现于另一片叶背,如同轮回。

这一日,晨雾未散,她正欲步入密室整理新到的忆纸档案,忽觉腕间一热。低头看去,苏晓芸留下的绣鞋挂饰竟微微发烫,鞋尖缓缓转动,指向东南??那是南太平洋的方向。

她心头一震。

自陈婉变性为阿哲后,斐济海岸再无异象。世人一度以为缄口人彻底消亡,可她始终不信。那夜静语窟中,七具干尸发出“名”字之后便化为尘埃,随光柱升腾而去,似魂归天地。可若缄口人真是被封印百年的受害者,他们的解脱,是否意味着所有同族都将随之湮灭?

未必。

或许,只是换了形态。

她立刻召来三位亲信弟子:陆沉、白露、江砚。三人皆是当年参与西伯利亚行动的幸存者,亲眼见证过干尸开口的奇景。陆沉左耳失聪,因那夜声浪太强,震裂了耳膜;白露右眼蒙纱,说是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她曾在光影交错中,见无数无舌之人手拉着手,走入地心深渊;江砚则自此再不能说谎,一旦违心言语,唇齿便会渗血。

“我要再去一趟斐济。”她说。

三人对视一眼,皆未反对。他们知道,有些路,必须走第二次。

七日后,小舟破浪,抵达南太平洋深处一座无人环礁。此处正是当年陈婉失踪之地,海底摄像机最后信号的坐标。海水幽蓝,阳光穿透水面时竟折射出淡金色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符文在流动。

江砚潜入水下,携带特制忆纸探测仪。两小时后浮出,面色惨白,手中仪器显示异常能量波动,源头位于海床裂缝之下约八百米处。更诡异的是,探测仪录下了一段声音??不是人语,也不是动物鸣叫,而是数百种语言混杂在一起,却以完全相同的节奏诵读着一句话:

>“我不是她,但她在我里面。”

白露听罢,猛地扯下眼纱,盯着海面喃喃:“这不是取代……这是共存。”

当晚,风暴突至。闪电劈开云层,映照出海面上漂浮的一幕:数十具身穿黑袍的人影立于浪尖,面容模糊,身形半透明,仿佛由水汽凝成。他们静静伫立,面向小舟,双手交叠于胸前,一如静语窟中的干尸姿态。

陆沉握紧铜钥,低声问:“是缄口人?”

她摇头:“不,是他们的‘影’。”

雨停时,海面恢复平静,那些身影消失无踪。但在岸边沙滩上,留下了一串脚印??细小、纤巧,属于孩童。脚印尽头,插着一根锈迹斑斑的金属管,像是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旧物。

她戴上手套取出,打开密封盖,里面竟是一卷微缩胶片。连夜冲洗后,画面显现:一间昏暗实验室,墙上挂着“幽光计划?第三阶段”的标牌。一名女研究员正在操作机器,面容依稀可辨??正是年轻时的林秀英。她身旁站着一个小女孩,红裙及膝,怀里抱着布偶,正是幼年苏晓芸。

镜头缓缓推进,录音启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