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2页)

第1049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2页)

打量着到手的几百元现金,崭新的红色纸币,生硬的棱角,但是没有人会嫌弃这种手感。

支付模式的改变,已经很少能看到现金了,更何况他们这些人。

李响叹道:“可不是嘛,我还是专门找人去取的呢。”

去年l系列表现不凡,在市场上保持着绝对的地位,这让李响以及l团队对现在今年销量预期都表现出极强的信心,20万辆,甚至25万辆都有喊出来的。

而檀锦程则是知道,市场远非他们想象当中的那样,不过也不好定得太低打消团队的积极性,因此在内部还是按20万辆销量预期来计划。

但是檀锦程也表达了自己的心理预期,那就是15万辆,预期上的分歧促成了他们之间这次赌约。

“确实是我们过分的膨胀了,也小看了赛力斯以及菊的影响力。”

李响也带头反思起来,增程式汽车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快速扩容,竞争加剧,产品定位细化的核心变化,成为市场当中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领域之一。

去年整体20万辆,尉来不仅一家独大,还占据着利润最为丰厚的高端领域,然而今年的变化,是l系团队没有预料的,或者说是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

从单一价格到全价格的覆盖,赛力斯在高端市场上的崛起,也打破了尉来一家独大的格局。

“不用反思什么,我这次来也不是给你们挑刺的,想要增程式保持着健康良性的市场,一家独大是不可能的,没有了赛力斯或者说菊,也有别的厂商出现。”

赛力斯在2022年度拿下了13。9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鸿图系列两款增程式车型拿下了其中7。5万辆的好成绩,是2022年市场最为风光的新势力品牌。

最为关键的,赛力斯通过鸿图系列介入到了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利润最大的板块,x7也让赛力斯有了介入高端市场的勇气。

上次庐州峰会上,其实主要的一大议题,就是庐州zf想促成江淮与菊之间的合作,在闻界代工减少,与大众合作不够明朗的情况下,江淮汽车的市场定位相当的尴尬。

不得不说,亲儿子真的就是亲儿子。

“确实是这样,需要把市场做大,需要更多的玩家入场,不然永远就只能是小众市场。”

l系列全年的销量为13。3万辆,甚至还没有达到檀锦程的预期;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定客观的因素,除了赛力斯崛起之外,还有就是l1的换代。

为了保持竞争力,l1系列在下半年经历了换代升级,中间销量中断了几个月,不然的话15万辆的销量预期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明白这点就好,我们要做的不是垄断,是联手其他企业把市场做大,大家保持着良性的竞争环境,做垄断永远不是我们要做的。”

垄断确实是赚大钱的最好途径,但是垄断一个小众市场又能如何?

“想要良性竞争,可没有那么的简单啊。”

李响略带深意的笑道,l系列与鸿图系列,争夺的都是增程式最为赚钱的高端市场,增程式今年整体的销量都不过50万辆,双方之间的竞争天然难以避免。

自打鸿图系列开始交付以来,尉来汽车,尤其是l系列的负面新闻就多了起来,加上尉来在高端系列的全系降价,虽然对老车主都有补偿,但是却也导致二手车价格暴跌,影响了二手车商的利益。

尉来在今年下半年,在舆论环境里远没有从前那么的“友善”了,尤其是在刺刀见红的增程式市场,l系列身上的一些问题,被刻意放大。

而也有有心的媒体,利用调研来对比l系列以及赛力斯之间的优势,而拿出来对比的就是用户满意度,l系列的用户满意度为55%,而鸿图系列的满意度则为70%。

这玩意儿尉来还真没办法说理去,55%的调研数据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但尉来用户满意度低于赛力斯那是肯定的,庞大的用户群体与粉丝意向更为策略的区别他还是知道的。

“呵呵,这才哪到哪儿,看着吧,等小米入局之后,咱们的口碑肯定还要进一步恶化。”

小米汽车的外观以及配置虽未曝光,但是业内通过一些渠道以及路测的信息还是能够分析出小米首款汽车的定位的,那就是轿跑。

而从他们宣传当中也可以分析出,这款车的售价也不会便宜,定价绝对是在20万元以上的,与et5以及尉来以后推出的et系列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其实不用分析也能够知道,小米对于品牌形象提升一直在努力着,在手机市场很难有突破之下,首款汽车他们不可能把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下,这样对品牌形象毫无好处。

哪怕是分析有误,把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下,也会与星途存在竞争关系,别看这几年大家对标的都是特斯拉毛豆3与毛豆y,但说实话这两款车子在市场上是相对独立的。

真正的竞争,其实还是在国产品牌之间。

“在我们稳固市场定位之后,相应的负面舆情只会越来越多,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一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尉来要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就要接受来自竞争对手的各种攻击,也要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受到一点刺激就回应。

当然,也主要是檀锦程对手机行业了解,手机行业里攻击竞争对手是家常便饭,当手机行业厂商跨界进入到汽车行业,他们必定把最成熟的营销手段带进来。

在赛力斯以及l系列身上,增程式爆发的元年,已经初具端倪了。

“我希望的是大家不要把精力放在跟对手打嘴炮身上,而是放在提升产品力身上,对手攻击我们车子上的毛病,那我们接受并且改进就行。”

任何一款车型都不可能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高端市场车型的小毛病,往往会放大数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