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蹭一下星途的热度”
“这下好了,以后咱们也不用再靠着老外的供应了。”
一枚小小的芯片,难住了多少产业,现代贸易竞争当中,几乎所有的产业矛盾都来自于芯片的供应问题。
一辆智能汽车身上,差不多需要1200颗左右的芯片,汽车越是智能化,对于芯片的依赖越是严重,仅仅只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国产化的替代就非常有必要。
芯片的供应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国产化若是还不能有所突破,又必将被国际厂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只是流片成功,真正的量产还早呢,不过有个希望总是好的。”
舒服哥嘴上说得谦虚,但是眉宇间却是掩饰不住的得意,吉利科技旗下的晶能微电子自主研发的车规级igbt芯片流片成功,这是一款相对高端的芯片,填补了国内高端芯片的空白,技术突破也降低了对外的依赖。
吃瓜群众最喜欢调侃的是吉利摸着byd过河,但调侃归调侃,这种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好的经营模式,吉利自打把极克打出名气之后,进步神速。
同byd一样,吉利在自研芯片方向选择的方向也是igbt,而尉来选择的方向则是mcu,两者的区别简单来形容的话,就是igbt相当于汽车的肌肉,而mcu则相当于汽车的大脑。
两者不存在哪个更重要,主要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而已,尉来选择mcu一方面是基于国民技术在mcu方向有着不错的技术储备,另外在算力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没事儿,流片成功了就不远了,到时候咱们两家可以在供应商上形成一定的互补。”
头部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的产业链,如果有核心的供应优势,那就可以在产业链上形成对其他车企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例如说byd与尉来的电池,还有芯片荒时的byd半导体。
按照正常的供应节奏,零部件厂商也是需要其他厂商的订单,但当供应链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吉利之前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没有太大的优势,车子销量也不怎么样,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话语权有限,发展别的零部件产业,又有些晚了,因此选择在芯片技术上做技术突破。
说起来吉利在芯片方面的布局相当之多,除了晶能微之外,还有通过子公司合股的芯擎科技,另外与地平线签订了战略联盟,今年年初还与积塔半导体签订了cidm芯片联盟。
这个cidm简单来说,就是与积塔半导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汽车电子共享垂直整合制造,另外还通过芯粤能布局sic产能,
“说起来,你小子这些年对半导体的布局也不少啊。”
舒服哥的办公室里,二人泡着茶闲聊,气氛很轻松,完全没有打价格战时的场面,二者是聊聊接下来的合作,吉利今年会主推新能源汽车。
在电池,芯片等等核心的供应问题上,都需要跟尉来有更多的合作,另外吉利的车机系统也是一个问题,没有了魅族,研究院又被小米挖了太多的,吉利在车机系统方面也比较滞后。
除了跟尉来谈合作之外,吉利也跟菊在接触,这事儿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byd在车机以及智能系统方面也弱了一点,因此跟菊也有合作,部分车型也会用上菊的ads智能系统。
舒服哥邀请檀锦程来参观他们芯片的流片,就是想谈谈这方面的合作,吉利一直在优化自己的车机系统,不过像byd一样,部分车型用上别家的车机系统也不是不行。
“可惜还是晚了一些,但是如果太早的布局的话,以我当初的财力,那就干不了汽车了。”
与吉利一样,尉来在芯片方面的布局也不少,方式差不多也是按照自研,投资入股加上供应链的模式,改名后的尉来半导体,地平线,加上其他的一些供应链辅助。
吉利的芯片流片成功,投产也是迟早的事儿,尉来希望提前锁定一部分产能,另外吉利在芯片方面有这么多的布局,尉来也需要这么一个合作伙伴。
比起byd有些封闭的产业链,与吉利合作能够减少一些威胁;当然,主要是吉利身上有太多的弱点,以资本整合模式整合起来的吉利,目前来看十分的松散。
拿智能车机系统来说吧,吉利内部有好至少三个团队,这三个团队各干各的,而最为离谱的是这几个团队之间数据都不互通,在资源上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
这事儿尉来当年也干过,当时尉来内部有一个团队,地平线那边也有一个团队,后来收购魅族之后同样也成立了一个团队,甚至于在橙子科技那边也有一个团队。
搞了一段时间之后,檀锦程发现这么干不是个事儿,效率太低了,于是把几个团队整合成一个团队,同时也对公司供应链进行了改组,之后效率就高了很多,也有了不少突破。
企业大了,运营与资源调和,成了一件头疼的事儿,吉利现在差不多也是在走尉来之前的老路子,这事儿檀锦程也不好明说,反正等他们感觉这种模式不行的话,就会调整过来。
另外,各团队分开,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虽然分摊了资源,但是团队之间的竞争也是一种正向反馈,如果给团队多一点时间,可能几个团队之间都能取得不错的突破。
可惜,就像是尉来之前布局半导体芯片一样,时间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确实是这样,时间是咱们最大的敌人。”
舒服哥也是很感慨,檀锦程发家的模式基本与他差不多,他是从做摩托车开始的,而檀锦程是从做电瓶车开始的,两者起步差不多。
他也不认为檀锦程的成功是侥幸,国内民营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几个时间节点,一个就是2000年入世前后几年,吉利,奇瑞,byd与长城等公司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起来的。
第二个时间节点就是在2008年前后,经济的快速腾飞,在这一阶段时间也出现了很多民营汽车品牌,发众肽,利帆等等都是这一时间段快速做大做强的。
尉来也是在这一时间段成立的,第三个时间节点就是2015年前后,三个时间节点当中,想要做成功都不容易,但总有那么几家企业脱颖而出。
但不管怎么说,越是往后越是困难,尉来能够在2008年前后的时间节点抓住机遇,快速成长,困难程度不比他们当初难,三个时间节点,真要说起来,2008年前年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