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彼时最大的卖点其实是在电池以及续航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拉扯,也就没人在意智能驾驶这个词了,辅助驾驶成为宣传术语。
不过,如今的电池技术以及续航里程,早就已经不再是智能汽车的主要卖点了,续航焦虑在大量基础设施建立之后,也被证明是一个伪命题。
智能驾驶就成为智能汽车的主要卖点了,赛力斯的鸿图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当一项技术成为主要卖点之后,在宣传上就会眼缭乱,这是必然的,电池技术为卖点的时代,自燃与否就成了各大车企的主要卖宣传点。
每每哪一家的车子,在马路上自燃了,就会迅速冲上热搜,尤其是那些流量大户,而现在呢,虽然自燃事件时有发生,但受关注的程度已经远没有那么高了。
是电池技术进步到已经能够让电池不再自燃了吗?当然不是,电池自燃是一种物理现象,无论技术怎么先进都无法改变这一现象,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出现事故也是无法避免的。
但为什么没人关注了,其实就是因为这玩意儿不再是核心卖点了,各大车企用的都是那几家供应商的电池,不再是卖点的情况下再互相攻击已经没有必要了。
除非真的是出现重大事故出现。
当智能驾驶成为主要卖点之后,市场上的营销宣传与互相攻击,就会不断的出现,如同当初电池自燃一般,吉利选择与尉来联手打造一款纯电智能汽车,其实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这种现象其实已经有迹象了,某些车企夸大式的宣传其实已被点名批评过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就像是乘联会要求各大车企不要打价格战一样,只要没有立法的约束,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大家表面上会给你面子,实际上降起价来,一点都不含糊。
“哦,你打算推动这个提案啊?这点倒是符合你们的利益啊。”
顾清清会心一笑,尉来在l2级别辅助驾驶领域,属于第一阵营,然而在l3级别的,则相对要差上一些,以尉来的营销风格,也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夸大式的宣传。
消费者也都不是傻子,尉来一直以来的品牌形象也不允许这么干。
“有那么一句话,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现在多多少少有些理解了。”
放下手里的笔,檀锦程多少也有些感慨,一直以来他不想提行业相当的议案,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此,但凡你提到了自身相当的议案,那就必定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
这是人性,无法改变,至少在企业经营当中无法改变。
尉来目前l3领域的研发正在快马加鞭,但是也需要时间,目前全球范围内,真正有l3级别的仅仅只有两家,其中奔驰的激光雷达加5gv2x的硬件感知方案,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家通过l3法律认证的方案。
同时,也是唯一明确由车企担责的l3方案,另外本田的毫米波加摄像头方案,也是能够量产的l3方案,这两家是全球唯二能够有量产能力的l3品牌。
国内车企当中,习惯用“l2。99”的方式来宣传l3方案,技术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感知融合,无图方案,责任划分三大领域。
第一阵营与第二阵营,在技术方面其实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尉来目前是在推进无图化方案,在感知融合方面,已经从之前唯一的激光雷达模式,变成了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相结合。
然而,在尉来看来,所谓的智能驾驶,其实最核心的点是在责任划分上,把责任划分明确了,也就不存在什么争议了,所谓的l2。99的宣传模式,也就不会存在,同样也不会被用户吐槽了。
而推动立法,则是责任划分的核心。
“当明确车企担责,或者说在立法之前实现车企兜底,那么是不是会更具竞争力?”
l3是有条件自动驾驶,车企担责是必须的,所谓的l2。99宣传,核心其实就是想要避免这点,不过目前现行法律条款不够明确,大家也没办法。
l2由于是辅助驾驶,在担责方面,很多都是不明确的,大部分都是用户监督,对于消费者来说,实际不算特别的友好,如果再在宣传上出现一些争议,就很容易产生一些纠纷。
“你觉得如果我们在立法之前,在一些领域公开承诺由我们兜底,会怎么样?”
第二天一早,檀锦程就给了李响一套很是夸张的方案,把李响看得是一愣一愣的。
“老板,你的意思是兜底,还是先行赔付?”
兜底与赔付,这两个词代表的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啊,一但在立法之前,尉来推出这一套方案,那可就真是一记重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