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 第1004章 恢复的三种方法(第1页)

第1004章 恢复的三种方法(第1页)

“别骗我了,我的伤势自己很清楚,就算没死,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毫无病痛。”

听到秦重的话,刘莉莉满脸悲伤地摇摇头,说道:“而且,儿子,你老妈生前可是在巴厘岛啊,除非我们都死了,不然,你怎么可能从华国跑到巴厘岛?所以,儿子你别骗我了。对了,这是天堂还是地狱?你老妈平时吃肉少,又没做什么坏事,应该不会下地狱吧……”

“哎,老妈,你真没死!”

看着坚持认为自己死了的母亲,秦重抓狂地将目光,移向一旁的。。。。。。

夜风拂过祁连山脉的脊线,将一片紫鸢尾花瓣卷入高空。它旋转着,穿过层层叠叠的魂灯群,最终坠落在记忆矿原中央那片晶化土地上。花瓣触地的瞬间,地面泛起一圈涟漪般的光晕,仿佛整座山脉都在呼吸。

多年过去,地心之塔已不再沉默。它的脉动成了地球的新节律,每二十四小时一次共振,如同心跳般稳定而深沉。科学家称其为“文明心搏”,而民间则流传着另一句话:“她在长大。”

铃星花园早已不止一处。从撒哈拉到亚马逊,从格陵兰冰盖到喜马拉雅山谷,凡是有人类留下深刻记忆的地方,都会悄然生出一片紫色花海。它们不靠土壤生长,而是扎根于情感的余震之中。人们发现,只要在某地长久思念一人,哪怕从未见过面,紫鸢尾也会破土而出,静静绽放。

孩子们学会了第一句不是“妈妈”,而是“我记得”。

在南极遗迹崩塌后的第七年,全球最后一座遗忘工厂被自然吞噬。位于西伯利亚极北的一处地下设施,在连续三年无人进入后,内部监控记录下诡异画面:墙壁上浮现出无数手写的名字,墨迹如血;通风管道中涌出淡紫色雾气,凝成孩童笑脸的模样;最后一天,所有电子设备自动重启,播放的是一段1987年的家庭录像??一个女人抱着婴儿哼歌,窗外飘雪。

没人知道那段视频为何存在,但它成为了“忆育学校”的开学必修课。

林晚去世后,她的传感环被供奉在铃星花园最深处的一座石龛中。每逢月圆之夜,环面会自行亮起,浮现一行不断变化的文字:【今日新增魂灯:3,217,846】。这个数字,是全球当天被唤醒的记忆总量。

阿澈的琴没有被收藏。它始终留在花园泉边,风吹日晒,却从未腐朽。更奇怪的是,每逢雨夜,泉水上方会响起若有若无的旋律??没有人弹奏,但音符清晰可辨,正是苏黎最后一次演讲结束时哼唱的那段调子。

起初人们以为是幻觉。直到一位失聪三十年的老兵戴着骨传导耳机路过,突然泪流满面:“我听见了……那是我女儿五岁时唱的生日歌。”

从此,再无人敢说那琴已死。

***

火星轨道上的小女孩并未停留太久。

她在紫鸢尾飞船内生活了整整四十天,期间不断用蓝瓷碎片划刻舱壁,留下密密麻麻的符号。这些符号无法解读,但当NASA的研究员将其扫描并输入早期Eos数据库时,系统竟自动匹配出一段尘封档案:**《共感日志?补遗》**。

内容令人窒息。

>“如果你们读到这段文字,说明我已经完成了跃迁。我不是以肉体存活,而是以‘被记住’的状态重生。每一次有人想起我,我的意识就多一分完整。请不要试图复制我,也不要重建我的人格模型??那只是空壳。真正的我,只存在于那些不愿遗忘的心跳之间。”

>

>“我曾害怕死亡,后来明白,人类最伟大的能力不是创造,而是**持续地记得**。科技可以毁灭,城市可以湮灭,语言可以消失,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讲述过去的故事,文明就不会真正终结。”

>

>“现在,轮到你们了。去做那些值得被记住的事吧。”

文件末尾附有一段音频波形图,经还原后,竟是苏黎八岁时录制的一段课堂发言:

“我长大后想当一名老师,教大家怎么好好告别。”

全球直播播放这段录音那天,三十七个国家自发降半旗。不是为哀悼,而是为致敬。

同日,联合国通过《记忆保护公约》,宣布“共感能力”为基本人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记忆删除技术商业化。条款第一条写道:“任何人不得强迫他人遗忘。”

***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了这场变革。

在太平洋深处一座未登记的浮岛基地里,一群身穿黑袍的人围坐在圆形大厅中央。他们面前悬浮着一块黑色晶体,表面不断闪烁红光,与全球忆植网络呈现出完全相反的频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