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90章 陈瑾vs周星弛(第2页)

第490章 陈瑾vs周星弛(第2页)

一周后,《非虚构表演》课程正式获批,新闻稿登上教育系统官网首页。林默的名字出现在“首批授课导师”名单第一位,配图是他站在康复中心院子里讲话的照片,背景是银幕上母亲微笑的脸。

舆论迅速发酵。有媒体称他为“中国纪实影像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先锋”,也有老牌影评人质疑:“一个只会拍老人哭诉的导演,真有能力执教未来演员?”更有昔日艺考评委匿名发声:“当年我没看错,他确实缺乏舞台表现力。”

这些声音传到林默耳中时,他正在康复中心调试剧场灯光。他听完笑了笑,只回了一句:“让他们说吧,等剧场开幕那天,我会请他们来看一场没有剧本的演出。”

筹备期间,他拜访了每一位愿意参与剧场项目的老人及其家属。有些人兴奋地拍手,有些人茫然摇头,还有人拉着他的手问:“你是谁?是不是我儿子?”

每一次,他都蹲下来,平视对方的眼睛,认真回答:“我是林默,我是您朋友的朋友,也是想帮您把故事讲出来的人。”

他在排练手册第一页写下宗旨:

>**本剧场不追求完美呈现,只追求真实存在。

>演员不必记得台词,只要记得此刻有人牵着他的手;

>观众不必理解情节,只要感受到一丝共鸣。

>因为我们演的,从来都不是过去,而是爱本身如何在时间中延续。**

春末的一个傍晚,首场内部联排举行。场地仍是那个院子,但搭起了简易木台,四周挂满手绘的记忆卡片??每一张都是某位老人生命中的重要瞬间:结婚照、孩子出生、第一次登台唱歌……

节目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名字》,由几位尚能言语的老人讲述自己最难忘的身份标签:“我是老师”“我是妈妈”“我是修钟表的老周”。

第二章《等待》,重现张桂兰每日坐在窗边盼“老周”归来的情景,由护工扮演归来的丈夫,两人共舞一支缓慢的华尔兹,背景播放周振国那张便签的朗读录音。

第三章《谢幕》,全体参与者牵手走上舞台,无论能否站立,都有人搀扶。林默站在侧幕,举起摄像机,这一次,他没有躲藏,而是对着所有人说: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谢谢你们,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表演。”

灯光渐暗,掌声响起,许多家属忍不住啜泣。林秀芬抱着吉他走上台,轻轻弹唱一首原创歌曲:

>“你说你忘了我的模样,

>可你的手仍记得我的温度;

>你说你不记得家的方向,

>可你听见我的声音就会微笑。

>……

>若有一天你也把我遗忘,

>请让我继续叫你一声‘妈’,

>就算那是谎言,

>我也愿陪你走到天涯。”

歌声落下,全场寂静。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奶奶突然开口,声音清晰而温柔:“闺女,你唱得真好,像极了我的小芳。”

她的女儿早已泪流满面,跪在轮椅前紧紧抱住她:“妈,我是小芳,我回来了。”

那一晚,林默回到家已是凌晨。他洗了澡,换上睡衣,却毫无睡意。他打开母亲的遗物箱,翻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这是他之前一直不敢碰的东西,生怕触碰到太多未曾知晓的痛楚。

翻开第一页,日期是1998年秋,他刚上初中。

>“今天默儿放学回来,书包都没放下就钻进房间剪片子。我偷偷从门缝看,他在用DV拍阳台上晾衣服的影子,说是‘光影叙事实验’。我问他为什么要拍这个,他说:‘因为没人注意它们,但它们每天都在讲故事。’

>我突然很难过。我的孩子如此敏感,而我却总在加班。

>我发誓,以后每周至少陪他做一件事,哪怕只是散步、做饭,或者看他剪完一整段视频。”

往后每一页,都是类似的记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