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铁娘子她怎么登基称帝了 > 末路(第1页)

末路(第1页)

崇祯九年六月初十,湘潭邑。

原湘潭县析出县城至易俗河一带,成立湘潭邑,原湘潭县治则迁移至城南七十里的株洲市,更名建宁县,管辖余下乡里。

因杨文煊大力发展易俗河,邑城一带已见萧条之景,但出于安全考虑,尽管许多商民提议迁移邑治,邑治仍设于老城中。

原县衙正堂后的保安楼,刘今钰享受着吹进楼中的微风,吃着饱满多汁的桃子,笑吟吟地看着一阶一阶走上楼的好友。

“你何苦呢?”刘今钰多少有些幸灾乐祸,“我都说了,我签字,我负责,你何苦还要去米市征集粮食?”

杨文煊在台阶边站定,哭着脸道,“郡库、县库应急动一动也就罢了,各地公仓是为大灾预备的,能不动便不动。一旦开了头,这规矩就坏了。”

“眼下长沙如何没灾?灾民也是灾!”刘今钰咬下一大口桃子,狠狠一嚼,“既然是赈灾,就不是坏了规矩。”

杨文煊叹了口气,“唉,也是我们没有经验,想管理松一些,便太松了。商人百姓见着袁州粮价高,蜂拥将粮卖去江西,实属正常。”

刘今钰笑了笑道,“没事,吃一堑长一智。路引制度不能再用,但不代表我们不能管了。

“我社虽重视工商,但以前却重在生产。往后流通环节也得抓起来,如此也好收税……”

杨文煊站着一动不动,神情看着有些萎靡,刘今钰“咦”了一声,赏了他一个爆栗。

“啊!”杨文煊吃痛一声,捂着脑袋双眼冒火地看着她,“你干什么!”

“老子才要问你想啥子哩!”刘今钰“恶人先告状”,“老子不在意这点小事,南楚何时缺过粮食?

“要说百姓走私那事,更不值得失望。这天下,从来都是自私的人多。自私可以,却不能越过线。

“越线了便去抓,抓着了该怎么罚便怎么罚。对我们来说也一样,该做的去做,除此外不必去管。

“你既然要放权,便是将权力和义务一并交付了。百姓与我社都不能既要又要,有得便要忍受失。”

“我只是在想,这一切都是我们自作主张,从来没问过别人的意思。”杨文煊情绪有些低落,“道理我都明白,也不会因此真让他们去选,但忍不住胡思乱想。”

“哈!”刘今钰拍了两下手掌,在安静的保安楼中格外响亮,“别人都说,位子越高,越是心狠手辣。你倒好,越发仁慈起来,往后你该不会真变成个活菩萨吧?”

杨文煊将刘今钰的打趣抛之脑后,摇头苦笑道,“我也不是单纯为醴陵、浏阳百姓走私之事愁闷。还有邵阳,邵阳也出事了。”

刘今钰目光一凛,“邵阳出了何事?”

杨文煊从怀中拿出一份甚为精美的报纸。

纸墨上等,正体字写得十分隽永,排版传统讲究,她一看便知是车以遵、蒋大年等文人办起的报纸——

《东山学报》。

杨文煊的手指按在占了整个首版的那篇文章的硕大标题上。

她有些疑惑地念出了声,“老秀才之死?”

杨文煊沉着脸色,点头说道,“温和乡一个老秀才,因日益贬值的田骨钱、生员优越地位的丧失以及独子之死,一头撞死在启明城南门。”

“什么!”刘今钰惊怒不已,“老匹夫!”

她将手中桃子扔了,顾不得擦手便拿起了报纸,但扫了一眼却又气哼哼地放下了,“这狗屎的学报,看得老子脑壳疼!”

杨文煊道,“你也不必看了。不过是写了那老秀才的生平,借题发挥,抨击我社租税制度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