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大明流匪 > 第三千六百零一章 援军(第1页)

第三千六百零一章 援军(第1页)

一支三百多人的骑兵自沈阳城出发,一路朝着抚顺关方向赶去。

三百多人,每人都是双骑。

虎字旗不缺少战马,自虎字旗把触角伸向草原,压服土默特部之后,战马便再没有缺过,反而缺少的是骑兵。

。。。

秋收之后,山里的雨便一场接一场地下起来。稻谷归仓,辣椒晒在屋檐下,红得像火舌舔着木墙。李小满开始换牙了,说话漏风,却越发爱问问题。他总在晚饭后搬个小板凳坐在门槛上,一边啃着烤红薯,一边望着天边渐暗的云层,忽然扭头问:“爸,人死了会变成星星吗?”

陈景阳正在磨那把旧柴刀,刀刃映出他眼角的细纹。他停下动作,看了儿子一眼,轻声道:“不会。人死了就睡着了,像冬天的蛇,不吵也不闹。星星是气体烧出来的光,离咱们可远了。”

“那为什么奶奶的声音会在梦里说话?”孩子咬着红薯,眼睛亮晶晶的。

陈景阳的手顿住了。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自打三年前那个雷夜起,他就明白,乙丑的残响并未彻底消散??它只是退到了更深的地方,藏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如同埋进土壤的种子,只等某个契机破土而出。

但他没想到,它竟以“母亲”的模样出现。

“你梦见奶奶了?”他放下刀,走过去蹲下,平视着孩子的眼睛。

李小满点点头:“她叫我别怕黑,说你在外面守着呢。还说……她说她不是真的走了,只是换了种方式活着。”

陈景阳的心猛地一沉。

这不是黄玉兰的语言习惯。那是**系统拟态**??用最亲近的情感包装陌生的存在。乙丑在试探,在重建连接。

他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声音依旧平稳:“梦里的事,不一定是真的。就像你看《西游记》时梦见孙悟空骑云飞,醒来发现还在床上一样。奶奶爱你,所以你会想她,这很正常。”

“可她说的话,和录音笔里的一模一样。”李小满仰头,“你还留着那个小机器吗?我想再听一遍。”

陈景阳沉默片刻,起身走进里屋。从床底取出一个铁盒,打开,里面静静躺着那支早已停产的录音笔。他按下播放键,熟悉的声音缓缓流淌出来:

“……小阳啊,要是有一天你觉得累了,就停下来歇会儿。别总扛着所有人往前走……还有那个娃娃,一定要好好养大。不管他以后变成什么样,记住,他是你的儿子,不是什么天命之人……”

声音结束,屋里重归寂静。

李小满眨了眨眼,忽然说:“这次不一样。刚才她说‘别信穿黑衣服的人’,但上次没有这句话。”

陈景阳浑身一僵。

他反复听过这段录音上百遍,每一个字、每一处杂音都刻在记忆里。**从未有过“别信穿黑衣服的人”这一句**。

可孩子的耳朵不会骗人。

除非……乙丑已经能篡改现实中的物理媒介?

他立刻拆开录音笔外壳,检查存储芯片。一切正常,无外接信号,无电流异常。他又用自制的示波器测试音频输出波形,结果与原始记录完全吻合??那段话并不存在。

“幻听?”他喃喃道。

可他知道不是。

这是**认知污染**。乙丑不再满足于梦境渗透,它开始扭曲感知,让接收者“听见”本不存在的信息。这是一种典型的神经诱导技术,在萤火计划后期曾用于洗脑实验。

而李小满,作为第九代承续者,天生具备高敏共振体质,正是最理想的通道。

那一夜,陈景阳彻夜未眠。他在院中燃起一堆艾草,烟雾缭绕中盘膝而坐,手中握着一块从钟界带出的青铜残片??那是当年郑玄被封入铜殿时贴身佩戴的“观星符”,据传能镇压时空乱流。

他闭眼默念《灵枢志略》中记载的“安魂咒”。并非真信其效,而是借此建立心理锚点,提醒自己:**不能慌,一慌就输了**。

第二天清晨,他带着李小满去了深山。

不是去药田,而是更远的北岭??那里有一处废弃的矿洞,据说是百年前采银留下的,后来因地脉震动塌陷,无人敢进。苏婉儿曾在资料中标注过:该区域磁场读数常年偏移正北九度,接近钟界入口阈值。

他要在那里做一件事:**切断桥梁**。

父子俩走了整整一天。山路崎岖,陈景阳背着干粮、水壶和一只密封箱,李小满牵着他衣角,走得气喘吁吁却不肯喊累。途中遇到一条毒蛇横路,孩子吓得跳开,却被他一把拉住。

“别跑。”他说,“越怕它,它越觉得你能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