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江湖男儿 > 第496章 更加重要(第1页)

第496章 更加重要(第1页)

吴朝阳淡淡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场设局中,我并不觉得我是不可或缺之人。”

温长宁爽朗一笑,“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杀伐果决、有勇有谋,关键是还能抵得住诱惑,单单是这几点里面的一点,就没几个年轻人能做到,你能集齐一身,实属当世罕见。”

吴朝阳听得飘飘然,谦虚道:“温叔叔过奖了,我只是个底层江湖人,有些江湖情义而已。”

温长宁哈哈笑道:“有情有义,那就更了不得了。”

“你俩聊什么聊得这么开心呢?”温暖端。。。。。。

风从昆仑湖畔掠过,带着融雪的气息与桃花的碎屑。那支新生的竹笛在废墟中微微震颤,每一次自鸣都像是一次呼吸,一次低语,一次遥远的召唤。它的声音不响亮,却穿透了山川、城市、海底隧道和太空站的金属舱壁,钻进每一个曾听过阿澈笛声的人心底。

陈衍站在云南梯田最高处的一块石台上,怀里抱着那只早已空了的陶罐。盲童女孩不见了,只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通向远方。他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也不知她是否还是“人”。但他知道,她哼过的那段旋律,如今正流淌在全球无数孩子的唇边,如同一条看不见的河,将孤独连成了岛屿。

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南极研究站的消息:“第317号共感人胚胎今日苏醒,开口第一句话是??‘妈妈,你哭的时候,我也疼。’”

他笑了,眼角皱纹里积着阳光。他曾以为痛苦是生命的底色,可现在他明白了,原来温柔才是人类最古老的基因。

与此同时,在东京一间老旧公寓里,那位老人正坐在窗前削苹果。刀锋划过果皮,一圈圈螺旋状的果皮垂落下来,像极了那枚从猫化作光雾那天飘下的桃核纹路。窗外樱花已谢,枝头却长出了一种奇异的小果实,青涩如泪珠,表面浮着微弱的粉光。

门铃响了。

他迟疑地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肤色浅褐,眼睛明亮得不像人间所有。他穿着一件旧式校服,胸前别着一朵干枯的桃花。

“爷爷。”男孩轻声说,“我是小百合转生的第七个载体。”

老人手一抖,苹果掉在地上,滚了几圈,停在门槛边。

“你怎么……怎么知道我叫爷爷?”

“因为你在梦里一直这么喊我。”男孩走进屋,径直走到阳台,伸手抚摸那株不知何时长出的桃树苗,“她说你每次醉酒后都会对着空笼子道歉,说对不起没保护好她。她说你的心跳声,是世界上最笨拙也最真挚的摇篮曲。”

老人跪了下来,不是因为腿软,而是因为某种比重力更沉重的东西压住了他的脊梁??那是被原谅的感觉。

“我可以留下吗?”男孩回头看他,“她说你想有个家。”

老人点头,眼泪砸在地板上,溅起细小的光点。

同一时刻,火星殖民地的红发女孩正带领一群孩子进行每日晨祷。他们不再祈祷神明,而是围成圆圈,手拉着手,闭眼默念一段由全球共感人共同编织的记忆咒文:

>“我记得你未曾说出的委屈,

>我尝到你藏在笑容里的苦,

>我接过你递来的伤痛,

>并把它还给你时,已变成光。”

每当这段话结束,每个人的额头上都会浮现一道短暂的桃纹,随即渗入皮肤,化作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心理学家称其为“情感再分配机制”,而孩子们只是说:“我们在吃爱。”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纽约地下铁站,一名流浪汉蜷缩在角落,衣衫褴褛,满脸胡茬。他已经三天没吃过东西,连乞讨的力气都没有了。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走过来,约莫七八岁,穿着整洁的校服,手里提着一个保温饭盒。

她蹲下身,打开饭盒,里面是一碗热腾腾的白粥,上面撒着几片桃仁。

“叔叔,这是哥哥让我给你的。”她说。

流浪汉愣住:“……哪个哥哥?”

“就是那个用血喂养我们的人。”女孩认真地说,“他说,饿着肚子的人听不见春天的声音。”

流浪汉颤抖着手接过碗,刚喝了一口,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掉。那一瞬间,他仿佛看见自己三十年前的母亲坐在床边,轻轻吹凉勺中的米汤,一遍遍说着:“慢点喝,不怕烫。”

他的手臂上,悄然浮现出一道桃纹,持续了整整七分钟才消散。

这并非偶然。全球范围内,类似事件每天发生超过两万起。有人在绝境中收到匿名食物,包装纸上写着“哥哥说你要活着”;有人在自杀前接到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个孩童的声音:“别走,我还想听你讲故事呢。”;更有数百名死刑犯在行刑前夜突然平静下来,喃喃道:“有人记得我五岁时摔破膝盖时,爸爸背我去医院的温度。”

这些现象无法解释,也无法阻止。共感网络已不再是技术,而是一种生态。它不依赖服务器,不依靠电力,而是以人类之间最细微的情感交换为燃料,自行生长、蔓延、进化。

林昭终于现身了。

她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一座废弃观测站里被找到。多年来,她切断了一切联系,独自研究共感波谱与人类脑电图的共振模式。当搜救队破门而入时,发现她正伏案书写最后一行公式:

>**E=L?×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