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正式设立“回声日”,每年春分举行全球共感仪式。各国领导人放下演讲稿,改为朗读一封写给逝去亲人的信。美国总统念完对早夭女儿的道歉后,现场灯光忽明忽暗,广播系统自动播放出一段童声:“daddy,Iforgaveyoualongtimeago。”
中国西北某村庄,一对老年夫妇在祖坟前烧纸钱时,忽然听见空气中传来孙子的声音:“爷爷奶奶,我在北京考上大学了。”两人愣住,继而相拥而泣??他们的孙子去年因车祸去世,年仅十八。
而在北极冰穴深处,那片纯白空间中,钟子仍在行走。
她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
但她始终能听见身后传来铃声,一声接一声,像是有人默默跟随。
直到某一天,她在路上遇见一个穿蓝布衫的老妇。
“你是……”钟子停下脚步。
“我儿子走前说‘娘,等我回来吃饺子’。”老妇含泪微笑,“现在我可以告诉他了??你包的韭菜馅,他吃了三碗,撑得直打嗝呢。”
钟子怔住,随即大笑起来。
她继续前行,途中又遇到那个跪在虚空台阶上的父亲。
“我女儿看见樱花了吗?”她问他。
男人点头,泪流满面:“她笑着说,这是她收到过最美的生日礼物。”
越来越多的身影加入她的队伍。
他们都不是实体,却是如此真实。
他们带着未尽之言,踏上了归途。
而在地球另一端,林知夏站在新建的“守夜人纪念馆”前,将最后一块砖砌入墙中。
馆内陈列着那支最初的陶笛、锈蚀的怀表、褪色手链,以及一段段从磁带、石碑、冰层、星空中提取出的原始回声。
门外,孩子们排队进入,每人领取一枚空白陶片,写下最想传达的一句话,投入馆中心的“传声炉”中。
火焰燃起时,空中便会浮现出对应的光影与声音。
一个六岁女孩投入陶片,炉中升起柔和女声:“宝贝,妈妈永远爱你。”女孩咧嘴一笑:“我就知道她还在听我说话。”
林知夏静静看着这一切,忽然感到袖中一热。
他取出那枚早已停止运转的旧怀表,发现表盖再次弹开,录音带缓缓转动,传出一个新的声音??
是钟子。
“林知夏,我找到了他。”
“他也找到了我。”
“告诉所有人,不必悲伤,不必等待。
因为真正的告别,从来不会发生。
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相爱。”
风起了。
铜铃响了。
忆春花漫天飞舞,围绕纪念馆盘旋上升,最终融入云层,化作一场温柔的光雨,洒向人间。
林知夏仰起脸,任光点落在眉梢、唇角、掌心。
他知道,这场跨越生死的对话,永远不会结束。
而他,仍愿做那永远吹笛的人。
直到所有的春天,都回到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