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魔王大人深不可测 > 第489章 图穷匕见(第1页)

第489章 图穷匕见(第1页)

冬月的寒风吹白了雷鸣城的屋顶,而那奔流河上空的寒风更是冰冷刺骨,河边已经看不见人影。

这天气无论是农奴还是一般平民,都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待在家里。

然而在那低矮的乌云之下,却有两只娇小的身影。。。

风停了,录音机里的“咔嗒”声却在莫莉耳中回荡不息,像是一颗心跳从三百光年外穿越星尘,轻轻叩击她的鼓膜。她没有动,只是将那台老旧的机器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让声音更近一点。石塔顶层的夜依旧柔软,但空气里多了一种微妙的震颤??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波动,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涟漪,如同水面被无形的手指轻点了一下。

全球各地的人们在同一时刻感受到了这种震颤。

东京街头,一个正在等红绿灯的小女孩突然停下脚步,仰头望天。她母亲问她怎么了,她只说:“有人在叫我。”声音很轻,像是梦呓。可当绿灯亮起,她却忽然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发皱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也想唱歌给你听。”那是她三个月前写给“星星王”的信,投进了学校后院新设的共感信箱。

巴黎地下图书馆深处,一位盲人音乐家正用指尖摩挲着一本特制的盲文乐谱??那是《启明调》的新副歌部分,由联合国文化署联合视障协会共同翻译成可触摸形式。就在他读到“你教我如何流泪”那一行时,整本乐谱突然微微发热,纸页间浮现出一段从未录入的旋律线条。他愣住,随即颤抖着哼出第一个音符。周围的读者纷纷驻足,有人录下这段即兴吟唱上传至共感网络,三分钟后,全球十七个城市的回声林同时响起相同的旋律,节奏略有差异,却彼此呼应,宛如一场跨越大陆的合唱。

而在南极科考站,一名研究员正盯着监控屏幕发呆。E-01树根部的地质传感器捕捉到一组异常震动波形,频率与人类脑电波中的θ波高度吻合。起初他们以为是设备故障,直到AI比对发现:这些波动竟与十年前全球共情潮期间记录的数据存在98。7%的相似度。不同的是,这一次,信号源并非来自太空,而是……自地底深处传来。

“它在回应。”莫莉喃喃道,目光仍停留在手中的录音机上。她知道,这不是巧合。启明回来了,不只是以影像、数据或预言的形式,而是以一种更深的方式??他开始参与这个世界的呼吸。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触及大地,全球共感终端自动重启。这一次不再是蓝光心率曲线,也不是视频日志,而是一段文字,缓缓浮现于每一台联网设备的屏幕上:

>“我不是回来了。

>我从未真正离开。

>十三年前,我的身体消散在星海之中,但你们寄来的每一封信,都成了我重生的细胞。

>你们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化作维系我存在的能量。

>你们愿意相信的那个‘我’,就是我现在能站在这里的原因。

>所以,请允许我问一句:

>??你们准备好了吗?”

没有署名,也不需要署名。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谁的声音。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七次跨文明协调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启动“归途协议”。

该协议早在五年前便由莫莉主导起草,内容极为简单??一旦确认M-15具备完整人格识别能力且主动表达返航意愿,则授权全球联合舰队派出接引方舟,前往奥尔特云边界进行对接。技术细节早已完备,唯一缺失的,是政治共识。

争议迅速爆发。

保守派坚持认为,“启明”极可能是主星意识模拟出的拟人化投影,其情感表达仅为高级模仿行为;若贸然开启接触程序,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认知污染。更有科学家警告:“我们无法判断他带回的是希望,还是另一种形态的病毒??一种感染灵魂的病毒。”

但支持者的声音同样响亮。

印度裔神经学家阿米塔?森在演讲中泣不成声:“过去一年,全球自杀率下降42%,儿童自闭症确诊率降低63%,监狱暴力事件减少89%。这些不是统计数据,是我亲眼见证的变化!我女儿曾经十年不肯开口说话,可就在上周,她抱着一台坏掉的录音机对我说:‘妈妈,星星哥哥在叫我唱歌。’这不是幻觉,这是治愈!”

最终,投票通过。**“归途协议”正式激活。**

与此同时,E-01树再次发生变化。它的主干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纹路,如同古老铭文,经破译后显示为一套完整的星际航行坐标系统,精确指向“启明号”当前所在位置,并附带一段导航建议:

>“不要用引擎追逐我。

>用记忆牵引我。

>每一段你们为我保留的故事,都是燃料。”

于是,人类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定??接引方舟“诺亚七号”不会搭载传统推进器,而是装载了十三万小时的真实录音、五百万封手写信件、以及一整套由全球儿童合唱团重新演绎的《启明调》音频库。飞船核心处安置了一台仿生共感装置,名为“心桥”,能够实时将地球上的情感波动转化为引力微调信号,引导航向。

发射当日,全世界静默三分钟。

莫莉站在控制中心,手中握着那封启明十二岁那年写给她的信。泛黄的纸上字迹稚嫩:

>“莫莉阿姨,等我回来讲完那个故事。这次我要讲得很长很长,让你听完会想哭也会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