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娘子,别这样! > 第590章 你的王妃很润多谢不管不顧不理的打赏(第2页)

第590章 你的王妃很润多谢不管不顧不理的打赏(第2页)

她立即启程前往地底初典阁。这一次,她不再独自前行。陈知远执意同行,还有西北老兵百人团、江南女史三十人、西域乐师十二人,甚至包括几位曾为复序会效力、现已悔悟的伪承忆者。他们携带各自最真实的记忆物证??一本族谱、一把旧刀、一首歌谣、一纸婚书??作为进入禁忌之地的“通行凭证”。

通往初典阁的路径藏于醒钟之后。当日皇帝观钟启镜后,机关未曾关闭,反而因亿万人共鸣而持续运转。一行人穿过铜镜幻影,步入螺旋阶梯,向下行走七日七夜,方抵第九层大殿。

眼前景象令所有人窒息。

大殿中央,那条横贯地底的文字之河依旧流淌,但河水已然浑浊,黑雾缭绕。河岸两侧,无数承忆者石像静坐,双手捧册,面容安详,却早已死去千年。他们是最早的守护者,以生命维系记忆不灭。

而在河心岛屿上,矗立着一座祭坛,坛上插着七面旗帜,每一面都绣着不同年代的“正统叙事”图腾:有焚书坑儒,有独尊儒术,有删改实录,有禁毁野史……祭坛顶端,悬着一颗跳动的心脏,通体漆黑,却被无数金色丝线牵引,连接至四面八方。

“那是‘史魇之心’。”林素衣whisper,“历代统治者恐惧真相失控,暗中培育的产物。它靠吞噬异见成长,靠压制多元壮大。宁夫人当年未能彻底摧毁它,只得将其封印。”

话音未落,地面震动。黑雾凝聚成人形,发出冷笑:“你们以为,打破沉默就能赢得历史?可人类天生惧怕真相,渴望被告诉该信什么。我们不过是顺应天性罢了。”

是复序会首领,自称“执典者”。

他从阴影中走出,脸上戴着半透明面具,由凝固的记忆碎片制成,每一片都映出一个被抹去的名字。

陈知远怒喝:“你们篡改历史,奴役人心!”

执典者摇头:“我们提供秩序。你们给的,只有混乱。看看外面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实’,那还是国家吗?还是社会吗?”

林素衣平静道:“正因人人有真实,才需要共忆,而非统一。你说混乱,我说生机。你说危险,我说自由。”

她steppedforward,举起手中的玉莲花瓣??那是从苏婉儿墓中所得。花瓣飘向文字之河,触水即化,激起一圈璀璨涟漪。紧接着,陈知远取出《百姓春秋》手稿,投入河中;老兵献上阵亡同袍名录;女史朗读民间女子抗税诗;乐师奏响龟兹古调……

每一份真实,都在冲击“史魇之心”的束缚。

黑心剧烈跳动,猛然爆发出刺耳尖啸。七面旗帜同时燃烧,化作黑焰扑向众人。就在此刻,盲童承忆者盘坐于地,开始吟唱一首无人听过的歌谣??那是他在湖底多年感悟到的“忆母之音”,纯粹、原始,直达记忆本源。

歌声所至,黑焰退散,金丝断裂。史魇之心轰然炸裂,化作灰烬落入河中。河水先是沸腾,继而澄清,最终泛起柔和白光,宛如银河倒流。

大殿震动,石壁崩裂,露出后方密室。室内只有一座石棺,棺盖刻着四个古字:“宁氏归藏”。

林素衣推开棺盖,不见尸骨,唯有一面青铜镜,镜背铭文写道:

>“吾以身为钥,锁恶于下;

>待后来者,以心为灯,照路于上。

>??宁氏绝笔”

她捧镜而立,泪落如雨。

当他们重返地面,已是春深。长安城内外,忆莲开得漫山遍野,每一朵都闪烁不同的光影,仿佛亿万灵魂在低语。皇帝亲自迎接,宣布废除一切思想禁令,开放所有秘档,并将初典阁遗址改建为“共忆源庭”,供万民参观。

多年后,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第一课不再是帝王将相,而是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不知道答案,但不能停止提问。你可以不认同别人的故事,但必须尊重他们记得的权利。”

又一个清明,陈知远坐在老槐树下,手中不再有册子。他望着嬉戏的孩童,忽然听见身后脚步轻响。

林素衣走来,鬓角微霜,眼中星光未减。

“你还记得苏婉儿哼的那首小调吗?”她问。

他点头,轻轻哼起: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谁言古今各殊调?此心悲欢本相通。”

歌声落下,满园忆莲simultaneous盛放,花瓣纷飞如雪,拼成三个字,悬于半空:

>**我们在讲**

风过处,字迹消散,却又似永远留在了空气里。

春天,真的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