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了。
轻轻拂过他的脸庞,带来一丝暖意。
他知道,赢了。
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名”。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名字从来不只是称呼。它是传承,是信仰,是千秋万代的铭记与评判。窦窳可以忘记自己是谁,可以怨恨世界遗忘他,但他无法阻止别人记住他曾是英雄,也无法阻止世人用这个名字审判他的罪孽。
当“窦窳”二字成为讨伐的号角,他就不再是无所不能的神,而只是一个等待裁决的囚徒。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脚步声。
许宣勉强睁开眼,看见一名白衣女子缓步走来。她眉目如画,眸含秋水,手中提着一盏莲花灯,灯光柔和,照得四周阴霾尽退。
“白素贞前辈……”他虚弱地笑了笑。
女子蹲下身,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孩子,你做得很好。”
“我……还能活吗?”
白素贞摇头:“你的肉身已毁,魂魄也将散去。但你点燃了火线,唤醒了沉睡的秩序,足以扭转接下来三千年的劫数。”
“那……梁祝呢?”
“他们的故事会被改写。”白素贞轻叹,“下一世,我会亲自介入,让他们不必再死一次。”
“够了……”许宣闭上眼,“只要还有人愿意为爱赴死,就说明这个世界……还不坏。”
他的呼吸越来越弱。
忽然,耳边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哥哥,你要走了吗?”
许宣勉强睁眼,见一个小女孩站在不远处,约莫七八岁,穿着旧式布裙,手里抱着一本泛黄的话本,封面写着《梁山伯与祝英台》。
“你是……谁?”
“我是黄泉边上捡故事的孩子。”小女孩认真地说,“你说的故事,我都记下来了。以后讲给别人听。”
许宣笑了。
笑得很安心。
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乌云散去,露出一线晨曦。
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魂飞之际,他听见万千声音在耳边响起??
书生们在学堂朗读:“君既为侬死,独活复何益?”
戏台上唱腔悠扬:“青山不老为证,绿水长流作凭,今生无缘,来世再续……”
茶馆老人摇着蒲扇:“所以说啊,真情不怕磨难,就怕没人记得。”
他的灵魂没有坠入轮回,而是化作一缕轻烟,飘向人间。
而在某座江南小镇的清晨,一名少年推开窗,望着春日花开,忽然脱口吟道: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奇缘终不悔,只为真心不曾改。”
与此同时,远在昆仑之巅,一块新的命骨悄然成型,上面刻着两个字??
**许宣**。
风穿过山谷,带着这个名字,传向四方。
多年后,有人问起那段幽冥之战,老道士只说了一句:
“那一年,有个凡人,用名字杀了神。”
而那个名字,至今仍在孩子们的故事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