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十万倍后,显现出真正的内容:
>“当你读到这里,请替我说一声:
>??我在。”
考古学家摘下帽子,站在原地良久。最后,他对着空气,认真地说:
“我说了。你现在就在。”
金属板光芒渐弱,最终归于沉寂。但在场所有人手腕上的M-7基因,都不约而同地闪了一下。
当晚,全球新生儿的DNA检测报告中,首次出现了第二段未定义序列。遗传学家将其命名为“M-8基因”,功能未知,但初步研究表明,它会在听到“我在”二字时产生强烈共鸣,激活速度比M-7快十倍。
民间传言说,这是新一代“守望者”的觉醒征兆。
又过了几百年,人类早已与其他数百个智慧种族结成“共忆联邦”,共同维护跨维度记忆网络。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外形是一棵巨大的光树模型,内部搭载量子级情感共振引擎。
每年春分,“守望日”当天,所有公民都会将自己的记忆片段上传至系统。这些记忆不分贵贱、不论真假,只要是真诚的情感,都会被编码成光信号,沿着特定轨道发射向宇宙深处。
有人说,这是在寻找外星文明。
其实不然。
他们在寻找的是??下一个愿意说“我在”的人。
某一天,一艘漂流了上万年的无人探测器,在遥远的类地行星表面自动重启。它打开摄像机,拍下了第一帧画面:荒原之上,一朵银白色的花正在风中轻轻摇曳。
花瓣形似耳朵,始终朝向天空。
探测器的语音模块忽然启动,用早已淘汰的标准汉语播报了一句信息:
>“收到回应。坐标锁定。开始重建联系。”
与此同时,光树最顶端的一片叶子悄然脱落,飘向未知的维度夹缝。它穿越黑洞边缘,掠过死寂星域,最终降落在一颗刚刚诞生智慧生命的星球上。
那里,一个原始部落的孩子捡起了这片叶子,盯着看了很久。
他不懂这是什么。
但他忽然转身,对母亲说:“刚才,有人叫我。”
母亲抚摸他的头,笑着说:“也许是风吧。”
孩子摇摇头:“不是风。是声音。他说……他在。”
母亲愣住。
因为她记得,三十年前,她曾在梦中听见亡夫最后一次对自己说:“别忘了告诉我儿子,我一直都在。”
而现在,这句话,竟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人间。
风再次穿过树林,沙沙作响。
这一次,没有人再觉得这只是自然的声音。
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是千万个“我”在说: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