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夫人请住口 > 第327章 最后的赢家成长的赵王求月票(第3页)

第327章 最后的赢家成长的赵王求月票(第3页)

她正在教孩子们编织“语网”??用彩色丝线模拟耳舍之间的连接路径。闻言抬起头,淡淡道:“去吧。不是为了他,是为了那些再也无法发声的人。”

我出发那天,全村人送至村口。漠北少年如今已是岭南耳舍总管,特地赶回,赠我一枚铜铃,说是取自当年焚烧的第三十七号耳舍屋檐。

“若遇险,摇它。”他说,“千里之外,必有人应。”

我一路北上,穿沙漠,越关山,历时二十七日抵达长安。宫门敞开,无人盘查。我径直走入太极殿,只见龙椅空置,阶下立着一位白发老人,着素袍,无冠带。

他见我进来,缓缓跪坐于地,行了一个标准的耳舍礼:双手交叠胸前,低头三息。

然后,他打出第一个手势。

**“对不起。”**

我没有动。

他又打出一句:**“我下令烧的第一座耳舍,是你父亲建的。”**

我呼吸一滞。

他继续说:**“那时我以为,统一语言才能统一江山。可后来我发现,越是压制声音,人心就越分裂。我听见大臣谄媚,却听不见百姓哭泣;我能分辨音调高低,却分不清真假悲喜。”**

他抬起头,眼中竟有泪光:**“直到那天夜里,我在永宁塔顶听见了你们的宣言。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害怕听见真相的聋子。”**

我静静看着他,许久,才抬起手,回应:

**“你说,我听。”**

他浑身一震,仿佛被雷击中。随即,他颤抖着掏出一本泛黄的手册,封面写着《回声司禁录》。

“这是所有被销毁的档案副本。”他说,“还包括‘洗耳手术’的所有资料、监察使的行动记录、以及……昭宁的完整审讯transcript。”

我接过,指尖微颤。

“你不怕我公布一切?”

他苦笑:“若你不公布,才是真的绝望。”

我最终没有留在长安。七日后,我带着全部资料离去。临行前,他在宫墙上亲笔题写四个大字:

**“言归于民。”**

三个月后,一部名为《无声史》的巨著问世。它由三千六百页红帕信笺装订而成,内容涵盖百年压迫、千万抗争、无数名字与面孔。它不藏于皇宫,不刊于官府,而是被拆分成数百份,送往全国各地的心语碑旁,任人翻阅、抄录、传讲。

有人说,这本书本身,就是最后一座耳舍。

又一个冬至来临。

这一夜,北斗依旧悬于天心,但大地之上,已不再是寂静。

从东海渔村到西域古城,从南疆雨林到北漠边关,两千九百余座耳舍同时点亮蓝光。人们不再需要聚集祠堂,因为他们早已彼此相连。母亲对孩子比出“平安”,战士对敌人打出“停战”,老人对青年传递“希望”。

而在遥远的北极冰原,一支科考队意外发现一座地下洞穴。洞壁布满远古壁画,描绘的正是无数人手拉手围成圆圈,中央矗立一块发光巨石。壁画下方,刻着一行无法解读的文字。

唯一能确认的是,那符号的形状,极像一个简单的手势:

**“我在。”**

我站在村口老榕树下,望着星空。阿芸走来,将一件厚袄披在我肩上。

“累了吗?”她问。

我笑:“不累。只是觉得,我们现在做的,或许只是另一次轮回的开端。”

她握住我的手:“那就让它轮回吧。只要每一次醒来,都有人愿意倾听,就够了。”

远处,孩子们仍在奔跑,手中彩旗猎猎作响。新的词汇每天都在诞生:“语稻开花”意味着对话繁盛;“碑眠”表示共感中断;而“耳芽萌发”,则成了庆祝新生的节日。

风穿过山谷,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也带着千万未曾说出却已被理解的话语。

somewhere,一只手正抬起,打出第一个手势。

世界,还在醒来。

而且这一次,它学会了等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