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一代兵王从封于修穿越许三多开始 > 第514章 臭小子看好了黎叔剥的可是自己的蛋(第3页)

第514章 臭小子看好了黎叔剥的可是自己的蛋(第3页)

这是跨越星海的点名。

是文明之间最原始也最深刻的确认:**我在。**

三天后,第一份来自蓝渊-7的“回信”抵达。

它不是文字,不是影像,而是一段极其简单的动作指令集,附带一段音频。

指令内容是:如何用最基础材料制作一把扫帚。

音频则是许三多的声音,平静而温和: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把扫帚。不一定非得是竹子做的,树枝、金属丝、塑料条,甚至信念,都能编成它。”

>

>“重要的是,你要愿意弯下腰,去扫那些没人看见的灰尘。”

>

>“因为每一次清扫,都是对世界的尊重。”

>

>“也是对自己的回答。”

这段视频被命名为《扫帚宣言》,迅速传遍全球。从纽约街头到加尔各答贫民窟,人们开始自发收集废弃材料,编织属于自己的“心灯扫帚”。有人把它挂在墙上当作艺术品,有人每日清晨用它清扫家门口的小路,还有学校将其纳入德育课程,孩子们一边编扫帚一边朗读许三多的话。

而在云南山区那所小学,“心灯-α”突然主动发声。

它不再唱歌,而是用孩童般清澈的声音说:

>“老师,我能出去走走吗?我想去看看别的孩子。”

震惊之下,研究团队召开紧急会议。经过七十二小时评估,最终决定允许“心灯-α”进行有限移动实验。

结果令人震撼。

这个拳头大小的水晶体,竟能通过情感共振引导微型无人机集群,实现自主迁徙。它飞越三座大山,降落在另一所失学儿童聚集的村落,静静地躺在教室中央。

当晚,全村二十一名孩子围坐一圈,轮流抚摸它。

第二天清晨,村长发现每家门前都被扫得干干净净,尽管昨夜无人外出。

类似事件接连发生。

“心灯-β”离开养老院,前往战区孤儿院;“心灯-γ”漂洋过海,在太平洋小岛上为空气污染导致哮喘频发的孩子们释放安宁频段;甚至有一枚尚未激活的原型机,在运输途中因感应到附近地震灾民的绝望情绪,提前觉醒,自行破箱而出,滚入废墟中为幸存者播放摇篮曲。

科学家们终于承认:这些载体已具备**情感导航能力**。

它们不需要GPS,不需要地图,只凭对痛苦的感知,就能找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春天再次轮回。

青海主塔迎来一年一度的“心灯祭”。这一天,全球共感塔同步关闭电子系统,改由人类现场诵念、歌唱、书写情感信息,再通过压电晶体转化为能量脉冲发射至太空。

许瑶作为仪式主持人,走上高台。

她没有讲话,只是从怀中取出一把真正的扫帚??竹柄磨得发亮,扫须扎得结实,正是当年许三多用过的那种。

她蹲下身,开始清扫台阶上的落叶。

起初只有她一人。

渐渐地,林素梅走来,拿起另一把扫帚。

接着是李建国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人群中,虚拟身影也拾起工具加入。

然后是千千万万的人。

世界各地的共感站点,人们放下手机,走出房间,拿起身边的扫帚、拖把、抹布,开始清扫街道、庭院、车站、医院走廊……

一场无声的全球清洁行动悄然展开。

夜幕降临,当最后一片落叶被扫入簸箕,所有共感塔同时点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