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1994:菜农逆袭 > 第457章 竞价西兰花(第2页)

第457章 竞价西兰花(第2页)

老人坐在火塘边,开始诵读碑文。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奇异的穿透力,每一个音节落下,墙上挂着的农具便轻轻震动一下,锄头嗡鸣,镰刀轻颤,连角落里的石磨都发出低沉的回应。

当他念到“春不分则芽不生,心不诚则地不响”时,埋在田基下的陶瓷唱片突然集体播放,数百段口述记忆交织响起,形成一片浩瀚的声浪。紧接着,地面裂开一道缝隙,那块黑石自行沉入其中,消失不见。

第二天清晨,原本贫瘠的西坡出现了惊人变化:三百亩荒地一夜之间长满了绿苗,株株挺拔,叶片呈螺旋状排列,茎心隐隐透出金属光泽。经检测,这是早已灭绝的“稷”??中国古代五谷之首,传说中黄帝所种的第一种粮食。

“它回来了。”老支书拄着拐杖站在田头,老泪纵横,“我们忘了它,它却还记得我们。”

张立蹲在一株稷苗旁,伸手轻抚叶片。忽然,他感到指尖一阵刺痛,一滴血渗出,落在叶面上。血液迅速被吸收,几秒钟后,那片叶子边缘竟浮现出一行小字:

**“血为契,言为信,耕者不死。”**

他猛地抬头,望向远处群山。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几天后,国家农业科学院派出专家组进驻李家湾。带队的是位白发院士,见到初心田的第一眼就摘下眼镜擦了又擦,喃喃道:“不可能……这违背了所有生物学定律。”他在田里待了三天,最后只留下一句话:“请允许我把这里列为‘人类文明特殊生态保护区’,编号001。”

与此同时,海外消息不断传来。

日本京都一座废弃稻田因播放李家湾口述录音,枯死二十年的稻根重新萌发;法国波尔多的葡萄园引入“言耕系统”后,酿出的红酒竟带有讲述者回忆中的童年灶火香气;非洲萨赫勒地带的游牧民族用口述歌谣唤醒沙地,奇迹般恢复了一条古代绿洲走廊。

最震撼的是月球基地传来的消息。

中国空间站宇航员在模拟舱种植“言禾一号”种子时,意外发现:只要播放一段李家湾老人讲述“收麦子”的录音,太空植物的生长速度提升60%,且根系自动朝向地球方向弯曲,仿佛在遥拜故乡。

科学家们终于承认:语言,已成为一种新型生物能量。

清明前夕,张立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走在一条无尽的田垄上,两旁是望不到边的金色稻浪。风起时,稻穗摆动,竟组成一行行流动的文字:

“你曾问我为何要种地。

我说为了吃饱。

后来我知道,是为了记住。

记住春天怎么醒来,

记住雨水如何说话,

记住爷爷教我的第一句农谚,

比课本上的字更早进入我的灵魂。

土地不是资源,是祖母。

她不索取,只等待。

等你说出那句迟到的‘对不起’,

等你捧着一颗洗净的心回来。

现在,你回来了。

所以,我也醒了。”

梦醒时,天刚蒙蒙亮。

他披衣出门,发现田里已有不少人。孩子们蹲在地头,用树枝在泥土上描画昨晚梦见的图案;妇女们一边择菜一边哼唱新编的《口述谣》;几个年轻人正用竹篾扎架子,准备搭建露天“故事台”。而在初心田中央,那株“源种零代”缓缓摇曳,叶片翻转之间,拼出两个清晰的大字:

**“早安。”**

张立站在田埂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有泥土的腥甜,有露水的清冽,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母亲腌菜坛子里飘出的老姜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