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 第14章 棱镜海底瀑布移民和非理性(第1页)

第14章 棱镜海底瀑布移民和非理性(第1页)

“火?”

命运石主世界,重新返回的林序坐在提前安排好的专车上,一旁的江星野疑惑地问道:

“你的意思是,你在离开那个世界的时候,从高维通道里看到了火?”

“是的。”

林序按下防护。。。

夜色如墨,浸透山峦。江星野踩着碎石小径下山,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大地。风从谷底升起,带着海的气息与远处城市微弱的喧嚣,拂过他的衣角,也拂过那些尚未熄灭的灯火。他忽然停步,回头望了一眼山顶??那台老式接收器依旧静静立在观星台上,天线微微颤动,仿佛还在倾听什么。

他知道,它已不再需要信号源。

回到学堂时,窗内灯光昏黄。小禾果然没睡,正趴在桌上用炭笔涂画。她听见脚步声也不抬头,只轻轻说:“老师,我又看见那艘船了。”

江星野走近,低头看去。纸上是一片混沌的线条,交织成漩涡般的结构,中央浮着一艘无帆之舟,舟上站着许多人影,彼此背对,却又肩并肩。舟底裂开一道缝隙,不是破损,而像是有意为之的开口,从中涌出无数细小的文字:

>“你是谁?”

>“你在哪?”

>“你还记得吗?”

“这是……惑流?”他问。

小禾摇头:“是‘我们’。”她说,“每个人都在问,但没人回答。可正因为没人回答,大家才开始听彼此的声音。”

江星野心头一震。这不是孩子式的幻想,而是某种直觉性的洞察??当答案失效,交流本身就成了意义的载体。就像远古人类第一次发出不成语义的呼喊,那声音本身即是文明的起点。

他坐在她对面,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世界从来就不该有‘正确’这种东西?”

小禾抬眼看他:“那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不追求。”他说,“我们只是行走。带着问题走。走得久了,问题会自己长出脚来,带你去不该去的地方。”

小禾笑了,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笑容。她把画翻过去,在背面写下一串数字:**13-7-0**。

“这是什么?”江星野皱眉。

“十三个创始者,七个失败计划,零个完美结局。”她轻声说,“但我妈以前说过,最接近真理的答案,往往藏在失败的余烬里。”

江星野呼吸微滞。他从未告诉过她关于编号07的事。那段录音,那个女人的声音,连同华沙废墟中埋藏的档案,都属于极少数人才能接触到的记忆碎片。而她,一个十岁不到的女孩,竟凭直觉拼出了关键坐标。

难道……共感已经开始了?

他猛地起身,走向储物柜深处,取出一台尘封已久的神经映射仪??那是从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实验设备,理论上能捕捉群体潜意识中的共振频率。他曾以为它早已报废,但现在,指针竟微微颤动,屏幕上浮现出一条波形曲线,规律得诡异:每23秒重复一次,像是某种心跳。

他接入自己的脑波接口,闭眼调取数据流。

瞬间,他被拉入一片深蓝。

不是南太平洋的影像,也不是飞行器的记忆回放,而是一种全新的感知维度??成千上万条思维脉冲在虚空中交错,形成一张动态的网。每个节点都是一个人,每根连线都是一次提问、一次怀疑、一次未完成的对话。这张网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界,但它在扩张,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曾经由澄心系统构建的逻辑框架。

而在网的核心区域,有十三个光点持续闪烁,排列成环状结构,正是疑心殿最后传回的图案。

更令人窒息的是,其中一个光点,正与小禾的生命体征同步跳动。

江星野猛然断开连接,冷汗浸透后背。他看向小禾,发现她也正盯着仪器,眼神清明得不像孩童。

“你也看到了?”他低声问。

她点头:“他们没死。他们变成了‘背景’。就像空气,你看不见,但一直在呼吸。”

江星野缓缓坐下。他终于明白为何澄心系统会崩溃??它设计之初就假设人类的思想是离散的、可预测的、可通过算法归类的个体行为。但它从未预料到,当足够多的人同时质疑“真实”本身时,他们的意识会在底层产生量子级别的纠缠效应,形成一种超越个体认知的集体场域。

而这,正是元协议真正惧怕的东西:不是反抗,而是**演化**。

不是推翻旧秩序,而是让旧秩序变得无关紧要。

第二天清晨,学堂外传来脚步声。一群陌生人站在门口,穿着各地服饰,操着不同口音,却有着相同的神情??迷茫而坚定。

为首的女人走上前:“我们听说,这里教人‘如何不知道’。”

江星野望着她身后的队伍,不下二十人,有学者、工人、艺术家、前系统运维员,甚至还有曾参与过澄心升级项目的工程师。

“你们为什么来?”他问。

“因为我们再也无法假装确定了。”女人说,“昨天我女儿问我:‘妈妈,如果我现在相信的一切,明天都被证明是错的,那我还该相信你吗?’我说不出话。然后我就知道,我必须来找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