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掌门师伯新收了个女徒弟 > 第463章 打不开的铭文级卷轴第一更(第1页)

第463章 打不开的铭文级卷轴第一更(第1页)

当各方势力闻风而动,纷纷赶往柳家查探之际??

第六尾荒原深处,残月如钩。

周清盘坐在一处嶙峋的山岩上,手中极品灵石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作齑粉。

浑身上下凝结的血痂在月光下泛着暗红,却。。。

雪原的风卷着细碎冰晶,在赶车人脸上划出浅痕。他握着炭笔的手微微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那支笔仿佛有千斤重??它曾写过无数亡者的遗言,却从未写下过自己的名字。

木匾上的“同行亭”三字渐渐显影,墨色由灰转深,像是吸饱了月光与霜雪。他一笔一画补上最后一句时,炭尖忽然断裂,一小块黑屑坠入风中,飘向远方某座无名坟冢。那里埋着一个七岁就夭折的女孩,她的第一句话是“爹,我想喝水”,最后一句是“别丢下我”。赶车人每年都会去扫墓,放下一朵听她说过真心话的野花。

此刻,那朵花正藏在他贴身的布袋里,干枯却未碎。他低头抚摸布袋,耳边响起十年前那个雨夜的声音??

“你说……他们真能听见吗?”女孩的母亲跪在泥水里,抱着空襁褓问容言亭的守碑人。

“只要有人愿意说,就一定会有人听见。”林疏影站在檐下答道,手中剑鞘轻点地面,震落一片桃叶。叶落处,泥土浮现两个字:**在听**。

赶车人闭眼,胸口起伏。他知道,从那一天起,这片大陆不再有彻底沉默的灵魂。

北境的极光突然亮了起来,如绸缎般垂落天际。光芒掠过新建的同行亭顶,竟将那行新写的句子映照得通体透明:

>“这一生,我说得很少。

>但每一次,都是真的。”

字迹浮空三息,随即化作光尘洒落,渗入地底。整片雪原开始震动,冻土裂开细缝,嫩芽破冰而出??竟是成片的紫铃草,每株花苞都微微颤动,像在练习发声。

与此同时,通天峰下的村落里,一位老妇人正坐在门槛上剥豆子。她耳聋多年,儿子战死边关后便再未开口说话。今夜她忽然停下手,抬头望天。一道花瓣状的光点从南方飞来,轻轻落在她膝头,旋即融化,顺着指尖流入体内。

她怔住了。

然后,嘴唇微动:“儿啊……”

声音极轻,如同梦呓,可屋内的孙女猛地冲出来,瞪大眼睛:“奶奶?你说话了!”

老妇人自己也愣住,泪水瞬间涌出。她不知道的是,那片花瓣曾在三百里外的一座小庙停留过一夜??庙中供着一块无字碑,碑前常年摆着一碗清水、三粒米。有个男人每日清晨前来换水添米,从不言语,只静静坐着,直到日影西斜。

正是当年逃离正音阁的执律使。

如今他已白发苍苍,面容平静如古井。人们称他为“守亭人”,因为他总在各地同行亭间游走,修补破损的长椅,擦拭蒙尘的铭文。但他最常做的事,是蹲在角落听陌生人低语,然后默默记下那些说不出口的话,带回通天峰,放进那只陶罐。

陶罐仍在桃树旁,只是不再吞咽言语,而是缓缓释放??每当月升,便会溢出丝丝柔光,缠绕树根,滋养新生。

林疏影每日都会来此静坐半个时辰。她已年过六旬,鬓角染霜,眼神却依旧锐利如剑。弟子们都说,掌门师伯虽不再出手,可单凭一个眼神,就能让狂躁的妖兽伏地颤抖。

但这晚,她显得疲惫。

“姐姐走了以后,这棵树反倒更活了。”她对身旁的小徒儿说。那是个十二岁的盲女,名叫阿萤,耳朵异常灵敏,能听见地下三尺蚯蚓翻身。

“因为它终于不用独自承担了。”阿萤仰起脸,“您听,它现在唱的是摇篮曲呢。”

林疏影侧耳倾听。风穿树叶,沙沙作响,细辨之下,竟真似一首古老童谣,调子温柔得令人心碎。那是小念年轻时常哼的歌,据说源自她失散多年的妹妹。

“你说……愿海真的存在吗?”林疏影低声问。

阿萤点头:“当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只是以前没人教我们怎么把船推下去。”

林疏影笑了,眼角皱纹堆叠如书页。她伸手抚过桃树粗糙的树皮,忽觉掌心一热??一道细微裂痕正在愈合,从中渗出晶莹树脂,香气清冽,带着晨露与旧信纸的味道。

她猛然想起什么,转身快步回殿,翻出尘封已久的《阿念语录》副本。书页泛黄,最后一页空白已久,此刻却浮现一行新字,墨色湿润,似刚写就:

>**“你还记得那个没说完的故事吗?”**

林疏影呼吸一滞。

那是三十年前的一个雨夜,小念讲完最后一个寓言,却在结尾戛然而止。她只说:“有些故事,要等人真正懂得等待,才能继续。”

后来战火纷飞,省言碑崩塌,她们辗转流离,那故事便成了悬案。连最年长的弟子都不知全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