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华娱情报王 > 388 只要调的好谁调不是调呢(第2页)

388 只要调的好谁调不是调呢(第2页)

“所以我才要把‘共信模块’做得更重。”他说,“技术只能拦住伪造的影像,拦不住人心的荒芜。我们必须重建一种新的语言??不是靠算法推送,而是靠眼神交汇、声音共振、心跳同步。”

第二天清晨,教育部召开紧急联席会议。黄枝作为专家组代表出席。议题是关于近期多地出现的“AI亲情诈骗案”:不法分子利用深度学习模型模拟子女声音,拨打老年电话,谎称车祸急需汇款。已有数十位老人被骗,金额巨大。

“问题不在技术门槛。”公安部网安局负责人说,“而在情感缺口。这些老人平时联系少,一听‘孩子哭着说话’,防线瞬间崩溃。”

会议室陷入沉默。

黄枝打开平板,播放一段视频。画面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村口石墩上,手里捧着一部老人机。她正在录制一段语音留言:“小芳啊,奶奶今天学会了用那个‘凤凰耳环’APP……你说的那个按钮,我找到了。我把你去年春节视频里的笑声存进去了,以后要是有人冒充你,我就放出来比一比。”

镜头一转,是她孙女在城市出租屋里笑着回应:“奶奶,你真厉害!下次我教你拍短视频,咱们搞个‘祖孙共证频道’好不好?”

视频结束,全场动容。

“我们正在推广‘亲情锚点计划’。”黄枝说,“每位用户可上传一段至亲的生物特征样本??不限于声纹,还包括语调习惯、常用词汇、甚至咳嗽的方式。系统会在接到疑似通话时自动比对,并触发双向验证机制:不仅提醒接收方,也会通知本人是否正在发起联络。”

教育部长点头:“这个要纳入‘银龄数字帮扶工程’。”

散会后,林晓来电:“冰岛中继站信号恢复了。”

黄枝猛地停下脚步。

“不是持续脉冲,是一次性传输。持续87秒,内容为一段加密文本。解码后发现……是DB-1989的原始创建日志。”

他迅速接入安全终端。屏幕上跳出一行行代码式记录:

>项目代号:DB-1989

>启动时间:1989年4月7日凌晨2:18

>创建者ID:UNKNOWN

>初始目的:构建国家级认知稳定性监测网络

>核心原则:以教育为盾,以质疑为矛,以信任为根基

>备注:若系统被逆向利用,请启动‘烛火协议’??释放所有未公开原始素材,交由全民共判

黄枝怔住了。

原来DB-1989并非敌人所建,而是三十年前一群理想主义科学家的秘密工程。他们预见了信息洪流终将冲击社会认知结构,于是提前埋下这颗种子??一个能自我进化、自我净化的真相生态系统。只是后来因政策调整和技术限制,项目被迫冻结,资料封存,连创建者名单都被抹去。

而如今,某种力量通过境外节点唤醒了它,并主动移交了控制权。

“是谁做的?”林晓问。

“不知道。”黄枝低声说,“但我知道他们想说什么??你们走对了路。”

当晚,“烛火协议”正式启动。北师大、中科院、央视档案馆联合发布声明,向全社会开放首批共计137小时的“非公开原始影像资料”,涵盖改革开放初期课堂实录、基层教师访谈、青少年心理实验等珍贵内容。每段视频均附带区块链认证证书和元数据溯源链。

其中一段1988年的纪录片片段引发广泛关注:几位小学生围坐一圈,讨论“什么是真话”。一个瘦弱男孩说:“我说爸爸喝酒打人,老师却说我撒谎,因为我成绩差。”另一个女孩反驳:“可我妈说,大人也会犯错,但我们还是要尊重他们。”镜头外,研究人员轻声提问:“那你们怎么知道谁说的是真的?”孩子们沉默良久,最后齐声回答:“要看他说的时候,眼睛有没有躲开。”

评论区瞬间泪崩。

#三十年前的孩子已经懂了什么是真实#冲上热搜。

与此同时,凤凰团队收到一封来自云南边境小学的邮件。附件是一段shaky的手机录像:十几个傈僳族孩子蹲在操场上,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信息传播路径图”。他们正在模拟一则谣言如何从一个微信群扩散到五个村寨。有个小女孩拿着黄枝寄去的工具包,举着手电筒照向黑板,大声宣布:“我发现啦!第一个发消息的人,头像用的是别人照片!而且他说‘明天停水’,可水管工阿叔说根本没接到通知!”

录像最后,孩子们齐声喊:“我们是真相小哨兵!”

黄枝将这段视频设为办公室屏幕保护程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