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 第四百零四章 大甜甜 我是坏女人万字(第2页)

第四百零四章 大甜甜 我是坏女人万字(第2页)

“春晖园选址并非偶然。”静怡在视频会议上指出,“它位于中国民间音乐传播网络的几何中心。就像神经系统的中枢,能把任何一首歌的信息辐射至最远角落。”

然而,正当项目稳步推进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逼近。

某境外情报机构通过监听国际通信流量,察觉到“春晖之声”平台存在异常数据聚合现象。他们误判该系统具备潜在心理操控能力,遂秘密派遣特工潜入国内,意图夺取核心技术。一名伪装成志愿者的外籍人员趁夜间值守松懈,侵入数据中心,试图下载全部原始资料。

千钧一发之际,防火墙突然启动一道未知防御程序。所有外部访问权限被强制切断,服务器内部响起一段古老童谣《小老鼠上灯台》的电子合成音。随后,黑客设备自动播放起其童年家乡的方言摇篮曲,持续循环七遍后彻底锁死。

“是我们没想到的。”王杰检查日志后骇然发现,“这套防护机制并不属于现有代码库,而是由数据库底层自发生成的‘情感免疫系统’。”

更诡异的是,此后三天内,全球范围内共有十七名曾参与文化掠夺行动的情报人员相继辞职。他们在社交媒体留下相似留言:“昨晚梦见母亲在唱歌,我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这场风波并未公开,但张松文意识到,春晖的力量已超出可控范畴。它不再是某个组织或个人的事业,而是一种觉醒中的文明本能。

于是,在第四次全国巡演启程前,他在微博发布了一条长文:

>“我不再是发起者,只是一个同行者。

>这场旅程没有终点,因为它本就是回家的路。

>如果你愿意,请教你的孩子唱一首老歌。

>不必完美,不必标准,只要真诚。

>那一刻,你就加入了春晖。”

文章发布十分钟内转发量突破千万。全国各地掀起“家庭共唱日”热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记录下感人一幕:一名自闭症儿童第一次主动拥抱母亲,并跟着她哼完了整首《小白菜》。脑电监测显示,他的α波活动强度提升了三倍。

与此同时,“记忆学校”迎来第一批外国学员。他们是来自缅甸、老挝、柬埔寨的华人孤儿,多数不会说中文。但当老师们播放《月亮粑粑》时,好几个孩子竟跟着哼出了正确的调子。

“语言可以遗忘,血脉不会。”带队的华侨老人泣不成声,“他们还记得,哪怕只是梦里的回音。”

时间流转,三年之期将近。“春晖万里行”行程逾十万公里,足迹遍及雪域高原、戈壁沙漠、海岛渔村、边境哨所。三十六名使者成长为真正的文化桥梁,他们不仅传授歌曲,更学会了采集、整理、转化与再创作。

最后一站设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在那里,他们与一群蒙古族牧民的孩子共同创作了一首融合多种民族元素的新民谣《大地的孩子》。歌曲通过卫星直播传向全世界,恰逢国际和平日。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歌曲播放期间,联合国总部大厦外的大屏幕上突然跳出一行字:

>“今日全球停火协议生效范围扩大至12个冲突区域。”

>??秘书长办公室紧急通告

没人知道这两件事是否有因果关系,但许多媒体自发打出标题:“一首歌换来了片刻安宁。”

返程途中,张松文独自登上列车顶层观景台。夕阳西下,草原尽头泛起金色涟漪。他取出那枚铜制音叉,轻轻一敲,清越之声随风飘散。

忽然,手机震动。是“春晖之声”系统推送的最新统计:

>累计用户:8。7亿

>上传音频:2。1亿条

>成功唤醒濒危民谣:437种

>新生代回声覆盖率:91%城市家庭,63%乡村家庭

>特别提示:今日凌晨3:17,舟山雷达站再次接收到“中秋十八分钟广播”,内容为《义勇军进行曲》童声清唱版,来源不明。

他笑了,把手机贴在胸口,任风吹乱头发。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几个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春晖工程”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案例”。评审词写道:

>“该项目证明,文化的延续不依赖博物馆与档案馆,而在于每一个普通人是否愿意开口歌唱。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承范式:去中心化、情感驱动、全民参与。它是数字时代的诗经,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最温柔的抵抗。”

而在峨蔓港,玻璃碑旁新建起一座开放式剧场。每天清晨六点,总会有人自发前来,或唱或奏,或念或诵。没有主持人,没有观众席,只有海浪拍岸的节奏为伴。

某天清晨,一个小男孩牵着奶奶的手走来。他不过五岁,怯生生地站在石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唱一首谁也没听过的童谣。调子歪歪扭扭,歌词也含混不清,但其中一句反复出现:

>“阿妈说,等花开的时候,爸爸就会回来。”

人群渐渐围拢,有人掏出手机录音,有人默默跟唱。等到最后一句落下,天空忽然飘起细雨。可奇怪的是,雨水落地时竟发出轻微的叮咚声,宛如琴键轻触。

符阿公拄着拐杖站在后排,仰头望着灰蒙蒙的天,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听见了吗?”他对身边人说,“春晖,回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