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 第四百零五章 沦陷的大甜甜9k(第2页)

第四百零五章 沦陷的大甜甜9k(第2页)

回到酒店已是凌晨。他刚合衣躺下,手机屏幕又一次亮起。这次是自动推送的一段AI生成音频,标题为《致未来的你》。

点开后,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稚嫩却庄重:

>“爸爸,我在2027年给你留言。今天老师教我们唱《小燕子》,她说这首歌是你小时候最爱听的。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哪,但只要你听到这段声音,请答应我一件事:回家的时候,带一束油菜花,阿妈说那是你走那天田里开得最旺的花。”

>

>停顿片刻,声音轻了下来:

>

>“我会一直唱下去的。因为符爷爷说,只要还有人在唱歌,你就一定能听见。”

音频结束,系统标注:该留言由浙江衢州某小学学生录制,经“春晖之声”情感匹配算法筛选后,定向推送至曾登记“失联亲属”信息的用户终端。

张松文坐起身,眼眶发热。

他知道这个女孩是谁。

三年前巡演途中,他曾在一个山村小学停留。有个瘦弱的女孩躲在教室角落,不肯参加合唱。他走过去蹲下身子,轻声问她为什么不唱。

女孩抬起头,眼里含泪:“我爸爸走了以后,妈妈就不让我唱歌了。她说歌声会让他走更远。”

他当时只说了一句:“可歌声也能把他带回来啊。”

第二天清晨,女孩第一次开口,唱的是《小燕子》,跑调得厉害,但她笑了。

如今,她的声音穿越数据洪流,精准找到他这个陌生人的心房。

这就是“春晖”的力量??它不再依赖技术架构,而是基于情感本身的引力,自动完成信息的寻址与投递。

第二天清晨,张松文登上飞往海南的航班。落地后直奔峨蔓港。远远便看见玻璃碑前已聚集了上百人,手中举着各式乐器与录音设备。静怡站在人群中央,手中捧着一块新出土的青铜残片。

“昨夜涨潮冲开了东岸礁石层。”她递给张松文,“你看这个。”

残片约巴掌大小,正面刻有波浪纹饰,背面则是一组符号,与赵桂英当年展示的“春晖母谱”如出一辙。而在右下角,赫然镌刻着一行小字:

>【癸巳?秋分】

>心弦既动,万籁皆应

“这是今年的日期。”王杰走上前来,声音发紧,“也就是说,这块碑……是不久前才被人埋下的。”

三人对视一眼,寒意顺着脊背爬升。

有人在续写历史。

而且就在他们眼皮底下。

当天下午,“记忆学校”紧急召开闭门会议。通过多源交叉验证,他们发现近一个月来,全国各地至少出现了七处类似文物出土事件:甘肃敦煌壁画夹层中浮现新乐谱、云南哈尼梯田地下挖出刻有古谣的陶埙、内蒙古草原牧民在迁徙途中拾得镶嵌音叉的骨簪……

每一件物品上的铭文风格统一,时间跨度却长达半个世纪。

“不可能是伪造。”考古专家断言,“碳十四检测显示,部分器物确实属于六七十年前。但上面的文字……是最近才激活显现的。”

“就像等待被唤醒。”静怡低声说。

王杰猛地抬头:“你们还记得铜鼓自鸣的事吗?那种量子纠缠态的记忆存储……如果我们把整个国家看作一台巨大共鸣箱,那么‘春晖母谱’就是它的调音键。而赵桂英,或许从未真正离开。她把自己的意识编码进了最初的声波模板里,只要条件成熟,就能借由群体情感共振实现局部显化!”

会议室陷入死寂。

倘若如此,那么近年来所有“奇迹”,都不是偶然,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回归仪式。

当晚,张松文独自来到海边。潮水退去,沙滩上留下一道奇异痕迹??无数细小贝壳排列成螺旋状图案,中心指向玻璃碑方向。他蹲下身,掏出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机,轻轻哼起一首儿时母亲常唱的摇篮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