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有诡 > 395脑神11(第2页)

395脑神11(第2页)

>……

而在第七卷末尾,林照亲口说出一段从未示人的话:

>“我曾以为,点亮七灯是为了完成誓言。

>后来才明白,灯不是为了照亮过去,而是为了不让未来陷入黑暗。

>我们记住的不只是名字,更是爱过的证据,痛过的理由,活过的凭证。

>若有一天,人们不再问‘你是谁的孩子’,而只问‘你能做什么’,

>那么人性,就已经死了。”

这一日,暴雨倾盆。雷声滚滚中,一名白发老匠人冒雨而至,拄拐立于桃屋之外。他浑身湿透,肩上背着一口小钟,非金非铁,色泽暗沉,仿佛由灰烬与骨粉铸成。

闻忆开门迎客,老者颤声开口:“我是三百年前铸钟匠的末代传人。先祖临终前留下遗命:若唤魂钟再响,便将此物送至北村。此钟……名为‘守心’。”

林照伸手触钟,指尖刚一接触,整口钟竟发出极轻微的一声“嗡”鸣,如同回应。他“看”到了??当年那位白发老者手持钟槌,泪流满面,却始终未敲,只因他知道,一旦钟响,万人将忆起所失,也将承受无法承受之痛。

“所以他选择了沉默。”林照喃喃,“可沉默太久,便是共谋。”

老匠人跪下:“先祖说,真正的唤魂钟,不在地下,不在庙中,而在人心。这口钟,是以历代执灯者的血骨为材,以千万亡魂之愿为范,重铸而成。它不会响于耳,只会鸣于心。”

林照久久不语。良久,他轻声道:“请将它挂在忆亭。”

当夜风雨交加,守心钟悬于梁上,无声无息。然而就在子时一刻,全村人几乎同时惊醒??他们的心脏,仿佛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紧接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或是母亲年轻时的笑容,或是父亲背柴归来的身影,或是某个早已模糊的故乡小巷。

没有人说话,但所有人都哭了。

翌日清晨,守心碑前多了数十个新名字。有些是村民自己写下的,有些则是半夜自动浮现,字迹稚嫩或苍劲,却不容忽视。

孩子们发现,桃树结出了奇异的果实??每一颗桃核内部,都浮现出细小的文字,像是某种古老的印记。长老取来研磨破开一颗,只见其中清晰写着两个字:**阿娘**。

与此同时,中州各地异象频现。一座废弃多年的书院遗址中,地下突然生长出一片竹林,每根竹节上都刻着诗句;北方边境某戍卒之家,祖传铁甲半夜自行拼合,胸甲内侧赫然现出一行小字:“吾名赵武,妻苏氏,子继业。”更有传言称,清明之夜,钟陵高楼上的新钟未曾有人击打,却连响九声,声震百里,无数人在梦中听见亲人的声音,醒来枕畔尽湿。

忘务司彻底瓦解,残余势力逃入深山,自称“无念宗”,宣扬“唯有彻底遗忘,方可得大安宁”。但他们再无人追随。就连曾经效忠朝廷的律法官吏,也开始悄悄翻找旧箱底的信物,试图拼凑自己的来历。

这一年冬天,闻忆独自登上北村后山。雪落无声,她站在一处高崖之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林照不知何时来到身后,默默将一件厚氅披在她肩上。

“你在想什么?”他问。

“我在想,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启程,如果没有触碰那口残钟……今天的一切,还会发生吗?”

林照笑了笑:“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有一点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记住,断缘就永远赢不了。”

闻忆转头看他,目光温柔:“可你也失去了眼睛。”

“可我得到了更多。”他说,“我‘看见’了姐姐最后的笑容,听见了母亲未说完的话,知道了阿岩母亲的名字叫云娘……这些,比光明更珍贵。”

风起,吹动两人衣角。远处村落灯火点点,像散落人间的星辰。

多年以后,铭学院走出第一位女史官,名叫柳婉儿??正是当年梦中托名给老者的亡妻之名。她耗尽一生编纂《天下忆谱》,收录百万姓名,涵盖九州四海。书成之日,她在序言中写道:

>“我不知你们是否曾真实存在,

>但我确信,你们曾被人深深爱过。

>正因这份爱不曾湮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