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315章 犯难(第1页)

第315章 犯难(第1页)

离开全聚德餐厅后,李哲开着车载着谭静雅和陈永发往西单方向赶。

抵达西单时已临近中午,三人走进路边一家小餐厅用餐。

馆子不大,七八张桌子挤得满满当当,好在他们来得早,靠里还剩一张方桌。穿蓝布。。。

雨水顺着大棚的塑料薄膜滑落,一滴一滴砸在泥地上,溅起细小的尘花。冯家屯的清晨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青苗混合的气息。王海生蹲在“初心”番茄的育苗床边,手指轻轻拨开一片枯叶,露出底下嫩绿的新芽。这株苗是他亲手从上一批果实中选种留下的,编号“春一”,达瓦扎西说这是“春天一号”的延续??李哲走后,孩子们自发给试验田里的每一株新苗都起了名字。

“长得挺精神。”刘婶撑着伞走过来,脚踩在泥水里发出“啪嗒”声,“昨儿开会说的那个‘联盟’,今天真有人报名?”

王海生没抬头:“能没人报吗?老张家头一个来的,天没亮就蹲我门口等着。”

刘婶笑出声:“他家那棚韭菜前年被检测出镉超标,差点赔死,这回怕是想翻身。”

“翻不翻身另说。”王海生终于直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关键是,咱们自己能说了算。以前查出问题,还得求人发消息;现在不一样了,扫码就能上传,平台自动推送到省厅监管系统。”

他从怀里掏出一部旧智能手机,屏幕裂了几道缝,但运行流畅。这是“公民水证”统一配发的加密设备,所有数据上传都经过三重验证。“昨天才让教我用了新功能??拍照时自动叠加时间、坐标、水质检测码。连达瓦扎西都说我学得快。”

刘婶啧了一声:“你这把年纪还能玩转这些,比我家那半大小子强。”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达瓦扎西背着书包一路小跑过来,头发被雨打湿贴在额头上,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

“王爷爷!出事了!”她喘着气,把纸递过去。

纸上是一份打印的水质快报,来自“乡土守护者联盟”共享平台。标题赫然写着:【紧急预警】冯家屯东沟断面六价铬超标17倍,疑似上游灌溉渠渗漏。

王海生瞳孔一缩,猛地站起身:“东沟?那是咱村主灌渠啊!下游十几户人家的大棚都靠它浇水!”

“不止。”达瓦扎西声音发颤,“我刚问过监测站值班员,他们凌晨三点收到自动传感器报警,但系统提示‘数据异常需人工复核’,到现在还没人去现场采样。”

“等什么复核!”王海生一把抓起墙角的雨衣,“走!带上工具箱,现在就去东沟!”

三人冒雨赶往村东。沿途,几户人家已经打开大棚门通风,见他们匆匆而过,纷纷探头询问。王海生边走边大声喊:“别用东沟水!谁家要是刚浇过,立刻停水封棚!等检测结果出来再说!”

到了渠边,一股淡淡的金属味随风飘来。水面泛着诡异的油光,靠近岸边的芦苇根部呈暗褐色,几条小鱼翻着白肚浮在水面。

“坏了……”刘婶蹲下身,用木棍挑起一条死鱼,“鳃都黑了。”

达瓦扎西迅速打开便携式检测仪,插入水中。显示屏跳动几秒后,红色警报闪烁:六价铬浓度0。102mgL(国家标准限值为0。005mgL)。

“超二十倍。”她喃喃道,“而且……这不是偶然污染,是持续排放。”

王海生脸色铁青。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有人在偷偷排污,而且排了很久。否则不会连地下水都开始受影响。

“马上上报。”他说,“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达瓦扎西点头,掏出手机准备连接专用网络,却发现信号被屏蔽。她换到备用频段,依然无法上传。

“不对劲。”她皱眉,“全村只有这个区域没信号。”

王海生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渠上游三百米处的一座废弃泵房上。那房子原本属于村集体,去年租给了一个叫“绿野农科”的外地公司,说是搞有机肥研发。但从没见过他们开工,只偶尔有货车深夜进出。

“去看看。”他低声说。

三人悄悄靠近泵房。墙皮剥落,铁门锈迹斑斑,但从缝隙中能听见机器运转的嗡鸣。达瓦扎西绕到后窗,透过玻璃望进去??里面竟藏着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装置,管道直通地下,出口正连着灌溉渠!

“他们在做反渗透过滤!”她惊呼,“把工业废水处理一下,伪装成‘再生水’排进农田!怪不得表面看不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