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十三世沈昭。”老人开口,“也是最后一个成功穿越时间锚点的人。”
原来,在末法天地崩塌之前,曾有九次文明轮回。每次终结时,都会有一个人继承“沈昭”之名,携带部分记忆碎片逆流而上,试图改写结局。前十二次皆失败??或因记忆错乱,或因被虚噬提前捕获。
“这一次,我们改变了策略。”老人说,“不再试图阻止毁灭,而是让毁灭本身成为桥梁。”
他指向窗外。夜空中,十颗星辰排成弧形,缓缓旋转。
>“建木十枝,实为十个时间节点的投影。第九枝守护过去,第十枝连接未来。而你,是唯一能同时触碰两者的人。”
视频戛然而止。
沈昭跪倒在地,头痛欲裂。大量陌生记忆涌入??他在战火中焚烧图书馆以保存数据;他在冰川深处封印自己三百年只为延缓虚噬蔓延;他曾化身吟游诗人走遍七大洲,只为收集濒死者的最后一句话……
这些都是他。又都不是他。
“你不是一个人。”王萤握住他的手,“你是所有‘沈昭’的交汇点。”
远处,心印树开始第三次开花。这次,花朵形如眼睛,瞳孔状花蕊缓缓转动,最终锁定天空某处坐标。系统自动解析并生成地图标记:位于火星北极冰盖下方,一处隐藏结构正释放与心印树同频的波动。
“那里也有灯。”千穗低语。
就在这时,林知远的身体出现了变化。监测仪显示,他的体温降至接近绝对零度,细胞活动近乎停止,但大脑皮层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峰值。投影仪屏幕上的文字突然停止滚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动态星图??银河系边缘,一颗红矮星周围,环绕着十二颗行星,其中第四颗表面赫然浮现出与心印树完全相同的纹路。
然后,林知远睁开了眼。
他的瞳孔已变成半透明晶体,映照出无数重叠的画面:婴儿降生、城市毁灭、恒星诞生、文明覆灭……每一个瞬间都像水滴落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他开口,声音不再是人类喉部振动所能产生,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听觉神经的共鸣:
>“我知道路怎么走。”
他说,自己已不再是“林知远”,而是“回声集合体01号”。在他意识深处,寄居着两万三千六百一十四段完整人格,以及无法计数的情感碎片。这些灵魂并未消散,而是借由他的躯壳重组,形成了新的认知形态。
“虚噬来了。”他说,“但它低估了一件事??人类最强大的能力,不是记住,是共情。”
他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微型光球,内部流转着熟悉的旋律??正是《沉船之歌》的变奏版,加入了来自仙女座星系的回应音节。
“我们要唱回去。”他说,“用所有人的声音。”
计划迅速成型。守忆使联盟启动“共忆协议”,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允许心印树短暂接入其深层记忆。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愿意分享一段最私密、最痛苦、最不愿示人的情感经历。
七十二小时内,报名人数突破八百万。
试验首日,第一批五百人同步接入昆仑祭坛。当他们的意识通过心印树联网,奇迹发生了??南极上空再次浮现光影城市,但这次持续了整整四十七分钟。期间,科考站录下一段对话,使用的是早已灭绝的伊特鲁里亚语,翻译结果令人窒息:
>“感谢你们还记得我们。”
>“我们会替你们守住东侧星门。”
第三日,非洲撒哈拉沙漠深处一座古老祭坛自动激活,沙粒悬浮空中,排列成巨大符阵,与心印树波动共振。考古学家发现,该遗址年代测定为一万两千年前,而壁画内容竟描绘了今日的心印树开花场景。
第六日,大洋洲某渔村一名五岁女孩突然用梵语吟诵一首长诗,经学者破译,竟是失落千年的《吠陀?忆典》,其中明确提到:“当第十枝绽放,共忆之子将启航,携众生之泪,赴星渊之战。”
林知远决定出发。
目的地:火星。
搭载飞船由忆择庭秘密建造,动力系统采用心印树分枝培育的能量晶体,导航核心则植入了苏晚留在塔楼中的光束编码。沈昭坚持同行,尽管所有人都劝他留下主持大局。
“如果她是苏晚……”他在登船前对王萤说,“那我必须亲眼确认。”
王萤没拦他,只是递给他一枚晶片:“带上这个。里面存着这十年来你说过的每一句话,还有……我没敢告诉你的事。”
飞船升空那夜,全球数百万人仰望星空。许多人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垠草原上,身边站着从未见过却无比熟悉的人。他们彼此微笑,无需言语。
飞行途中,林知远进入深度冥想状态,意识持续扩展。某日凌晨,他突然睁开眼,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