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剑道余烬 > 第八十二章 命案(第2页)

第八十二章 命案(第2页)

第七日清晨,天空再度呈现琥珀色,一如五十年前那次记忆潮汐。但这一次,人们不再惊慌。他们走上街头,手牵手围成圆圈,开始吟唱那首无名歌谣。歌声由小变大,最终汇聚成海,穿透云层,仿佛要传至时间尽头。

就在此刻,余烬馆中央的赤红水晶柱突然爆发出强烈光芒。所有悬浮水晶柱随之共鸣,形成一道螺旋光流,直冲天际。光流之中,隐约可见万千人影携手上升,似在完成一场跨越百年的交接仪式。

苏砚仰头望着,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心跳声在耳边响起??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他自己的胸腔深处传来,却又不属于他。

“你在吗?”他轻声问。

风穿过馆厅,卷起一片槐花瓣,悬停在他面前,缓缓拼成两个字:

>“我在。”

泪水无声滑落。他知道,这不是林知微,也不是林晚照。这是她们所代表的一切??所有被压抑的声音、被抹杀的名字、被否定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归处。

几天后,新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启动“心碑计划”:在全国各地竖立透明水晶碑,内置微型心络接收器,可实时捕捉并投影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片段。任何人皆可上前触碰,感受他人之痛,见证未曾亲历的历史。

首座心碑落成于归心屯无名碑旁。揭幕当日,一个小女孩踮脚按下启动钮。刹那间,碑面光影流转,显现出一幕幕画面:战火中的母亲怀抱婴儿跃入江中;青年教师在审讯室咬舌自尽前写下“真相不死”;老人临终前握住孙儿的手,反复叮嘱“不要改姓”……

观看者无不泣不成声。

云知站在人群后方,手中握着一份最新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共感症”发病率已突破百分之六十二,新生儿情感共振频率平均值较百年前提升近十倍。医学界警告这可能导致精神负荷过重,社会动荡加剧。但她知道,这只是文明进化的阵痛。

她翻开笔记,在最后一页写道:

>“我们曾以为记忆是负担,所以选择遗忘。

>后来才懂,遗忘才是最沉重的枷锁。

>如今,枷锁已碎。

>即便前路风雨如晦,我们也必须走下去??

>因为每一个敢于记住的人,都是光的继承者。”

当晚,苏砚独自登上归心屯最高的?望塔。百年过去,这里已不见当年破败渔村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叠叠的记忆庭院、诵读广场与静思回廊。灯火如星,映照着无数低头书写的人影。

他取出那支早已不用的竹笛,轻轻吹响最初那段旋律。

笛声未落,四面八方已有回应。

有的来自西川书院,清越悠扬;有的来自北方哨岗,浑厚苍凉;有的来自东海船头,断续如诉。十七种音色,百种情绪,交织成一首无词的歌。

然后,在某个无法确定的方向,一个声音轻轻加入??既像少女,又像老妪;既像母亲,又像女儿;既像一人,又像万人。

她说: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

苏砚放下笛子,望向东方。黎明将至,天边泛起微光,似有极光悄然浮现,虽不及百年前那般璀璨,却更加温柔持久。

他知道,那不是结束。

那是日常。

从此以后,每一次有人想起逝去的亲人,每一次有人勇敢说出真相,每一次有人为陌生人的苦难落泪??

那光,就会亮一次。

剑已归鞘,道未曾断。

余烬不灭,因人心尚温。

而在时间之外,在风的尽头,在每一颗跳动的心脏深处,总有一个声音轻轻回荡:

>“我记得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