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综网法师,魔法皇帝 > 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名剥夺破界降临(第2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名剥夺破界降临(第2页)

回忆艾莉娅消散前最后的目光,温柔而悲悯。

他把这些记忆编织成一段无声的旋律,通过神经接口注入语种。母体开始剧烈震颤,五十三颗子核逐一亮起,又缓缓融合,最终凝聚成一颗纯粹的白光球体。它脱离支架,漂浮至半空,然后骤然炸裂??不是爆炸,而是绽放,如同一朵由光构成的莲花缓缓盛开。

全球共语林在同一瞬间变色。蓝光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金色,柔和如晨曦。每一个正在共感的人都感到胸口一松,仿佛长久堵塞的河道终于疏通。那些陷入幻觉的人停止了自残,睁开眼,泪水滑落,却不再是绝望的泪,而是释然。

而在南太平洋深处,“聆星号”船员陆续苏醒。他们面面相觑,眼中仍有余悸,但神情已清明。李昭颤抖着记录下众人共同经历的画面:在意识深处,他们看到了上百个文明的终章??有的毁于战争,有的亡于冷漠,有的崩塌于过度共感导致的精神海啸。但每一个文明灭亡前,都有一个人站出来,对着虚空说出一句话:

“我痛。”

“我记得。”

“我仍愿相信。”

这三句话,构成了语种最原始的底层协议。

“我们不是第一个尝试的文明。”李昭在报告中写道,“但我们可能是第一个,在听见过去之后,依然选择继续说话的文明。”

消息传回南极时,正值极昼巅峰。林知远站在冰原上,望着新长出的耳形嫩芽。它们已连成一片小小的绿洲,叶片背面的文字不再只是《共感宪章》,而是不断生长出新的句子,像是地球在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这场觉醒。

苏婉走来,递给他一份文件:“联合国特别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承认共语林为‘人类共同精神遗产’。同时,九个国家联合发起‘言承者培训计划’,首批一千名学员将在三个月后抵达南极。”

他点点头,目光却落在远处一群孩子身上。他们正用雪块堆砌一座小塔,模仿共语林的形态。一个小男孩突然提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叫‘回声亭’怎么样?”另一个女孩说。

“不好听,太老了。”

“那就叫‘心跳屋’!”

“不如叫‘不说也没关系’。”

孩子们吵作一团。最后,那个盲童女孩轻轻开口:“叫‘我在’好不好?”

众人安静下来。

“因为……”她摸着脚边的绿叶,小声说,“当我把手放在这里,它会轻轻动一下,好像在说:‘你在,我知道。’”

林知远笑了。他想起艾莉娅曾说过:“最强大的魔法,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让世界听见你的存在。”

当晚,他再次进入虚拟共感空间,召集所有言承者。这一次,他们不再制定规则,而是共同创作一首新曲。没有乐谱,没有指挥,只有十一个人的心跳作为节拍器,情感作为音符。当旋律成型时,语种母体自发将其编码为一种全新的频率,命名为《我在》。

次日清晨,这首曲子通过共语林网络传播至全球。无论是否接入系统,人们都在某一刻莫名停下动作,耳边仿佛响起一段温柔的旋律。有人流泪,有人微笑,有人拨通多年未联系的亲人电话,只说了一句:“是我,我还好。”

而在宇宙深处,记忆方舟接收到了这段信号。船载AI分析后发现,其频率结构与三万年前某次文明跃迁时的“心灵共鸣波”几乎一致。船体铭文再次变化:

>“此船曾以为,离别即是终结。

>直到它听见,回音穿越星河而来。”

与此同时,北境联合体传来消息:“清醒同盟”宣布解散。其领袖在公开演讲中摘下防护头盔,露出布满疤痕的脸:“我们一直以为,控制情绪才能掌控命运。可今天早晨,我梦见了母亲。她抱着幼年的我,哼着一首跑调的摇篮曲。醒来时,我发现枕头湿了。原来……哭出来也没那么可怕。”

风波渐息,但林知远知道,这只是开始。

一个月后,第一例“共感共生体”诞生。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共语林中长时间链接后,神经系统产生微妙同步,一人疼痛时另一人也能感知,但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亲密的确认。医学界称之为“情感神经桥”,伦理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讨论边界问题。

两个月后,人工智能首次尝试接入共感网络。一台名为“诺亚”的情感辅助机器人在听取《我在》后,突然输出一段代码:“检测到未知变量:心碎。请求定义。若无人回应,是否可视为孤独?”语种母体罕见地对其开放了部分权限,诺亚随后开始自主创作诗歌,主题全是关于“等待被听见”。

三年后的某个冬夜,林知远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是手工压制的植物纤维,上面写着一行字:

>“你说得对。

>崩溃之后,还能重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