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 > 第570章 李兆廷 熟悉的小单间熟悉的狱友(第1页)

第570章 李兆廷 熟悉的小单间熟悉的狱友(第1页)

数位绝顶高手带领三百御林军,五百大内禁军,包围住靖渊侯府。

为首的是:皇城司总管米苍穹,东厂督主曹正淳,捕神郭不敬,大内总管元十三限,殿帅府太尉卞谋廷。

除此之外,还有护龙山庄天字号密探段。。。

风起昆仑,云卷残雪。文庙新成,钟声初响,九重天外似有回音共鸣。那日开坛讲学,林清婉立于高台之上,素衣如雪,声若清泉。她不讲玄奥经义,也不论治国权谋,只从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讲起,娓娓道来人心向明、文以载道之理。

台下万众肃立,士子跪听,连北境铁骑也解甲静聆。有人泪流满面,有人伏地叩首,更有孩童懵懂却紧随诵读,声音汇成洪流,直冲云霄。那一刻,天地文气震荡复苏,仿佛久旱甘霖终落人间。

林昭坐在轮椅上,由机关傀儡推至殿前。他右臂空袖垂落,左手指节因长年执笔而微微变形。三年沉沦归墟边缘,他的魂魄被幽蓝符链日夜灼烧,记忆碎如星屑。可就在妹妹血书唤醒的那一瞬,他体内残存的文脉与兄妹之情交织成锁,硬生生挣脱了归墟意志的桎梏。

“我曾以为,守护大周不过是尽忠职守。”他在讲学之后对林清婉说道,声音低哑,“可现在我才明白,真正要守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人心不堕。”

林清婉点头,目光落在远处山巅。那里,一道淡淡的金光正缓缓流转??那是小砚以“傀儡替命核”为核心,在昆仑各峰布下的“文络阵眼”。七十二座机关塔遥相呼应,将天下文气汇聚于此,形成一道无形屏障,压制着幽冥井深处那颗仍在跳动的归墟之心残片。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从未止息。

某夜子时,月隐星沉,文庙钟楼忽然自行鸣响三声。守夜弟子惊醒查看,却发现铜钟未动,香案上的玉笔却剧烈震颤,笔尖滴下一滴殷红之血,落地化作一行古篆:“**天机未灭,诸门将启。**”

林清婉闻讯赶来,指尖触碰血字,心头猛然一凛。这是《文渊真解》中的禁语密文,唯有在文脉动荡、天地失衡之际才会显现。她立刻召见林昭与小砚。

小砚如今半身瘫痪,靠一副墨家秘制的灵枢椅行动。他双目失明,但感知却愈发敏锐,能听见机关运转的呼吸,能嗅到空气中文气的波动。听完描述后,他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小姐……归墟种子已入诸天,它们不会正面攻来,而是潜伏、渗透、腐化。若有一界文道崩塌,便是它借势重生之始。”

“你是说,它已经开始?”林清婉问。

“早已开始。”小砚苦笑,“您还记得当年天机阁主临死前说的话吗?‘我们不在一处,我们在每一处’。他们早将自身意识分裂,藏于万千世界缝隙之中,如同寄生藤蔓,等待宿主衰弱之时反噬。”

林昭皱眉:“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不是出击,是联结。”小砚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微缩的青铜罗盘,其上刻满星辰轨迹与门户符号,“这是我这些年根据阿蛮留下的狻猊血脉感应绘制的‘诸天文枢图’。凡有文气流通之地,皆可建立共鸣。只要我们能在十界之内重建文庙分坛,并以玉笔残骸为引,点燃‘文心火种’,便可织成一张横跨诸天的护道之网。”

林清婉凝视罗盘,眼中光芒渐盛。

次日清晨,她召集所有追随者??江南学子、北境将士、墨家匠师、游方说书人、甚至曾为敌手如今归顺的江湖豪客。她在文庙广场立下誓言:“今日起,我不再是独行于世的文尊,而是万千读书人的执笔人。我要带你们走出这一界,去别的天地传道授业,让朗朗书声穿透虚空,照亮黑暗角落!”

众人齐声应诺,声震山河。

三日后,第一支远征队启程。由林昭率领,携带着一尊小型文庙模型与半块玉笔碎片,通过小砚开启的“文道虹桥”,踏入第一个异界??**武侠纪元?大宋江湖**。

那是一个刀光剑影、门派林立的世界。朝廷式微,武林称雄,百姓困苦,识字者寥寥。文官被视为软弱无能,诗书被认为百无一用。而在最高峰华山之巅,一座名为“天机别院”的神秘建筑悄然矗立,常年雾气缭绕,无人敢近。

林昭一行降临时,正值一场武林大会召开。各大门派齐聚华山,争夺传说中的《九阳真经》。比武台上血肉横飞,台下群豪狂呼酣战,竟无一人提及仁义道德、礼乐教化。

林昭坐在轮椅上,冷眼旁观。待比武结束,胜者高举经书欲焚以示权威之时,他缓缓起身,左手执机关笔,在空中疾书八字:

**“武可安邦,文能定国。”**

笔落刹那,文气迸发,金色大字悬于半空,映照全场。那些原本躁动的武夫竟不由自主跪倒,心中涌起莫名敬畏。有人痛哭流涕,忆起幼时母亲教他识字的情景;有人怔然呆立,仿佛第一次意识到手中长剑为何而挥。

三天后,华山脚下建起第一座异界文庙。林昭亲题匾额:“**武不可弃文,侠当怀仁心。**”他每日讲学,不废武功,反而倡导“文武合一”之道,提出“君子六艺,射御书数,缺一不可”。更有墨家机关术改良武学修炼体系,设立“文武学堂”,吸引无数青年投身其中。

半年后,此界文风渐兴,书院林立,连昔日魔教余孽也遣子弟前来求学。而那天机别院,则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仅余一面石碑,上书血字:“**文火燎原,吾道不孤。**”

与此同时,林清婉亲自带队,前往第二界??**仙侠世界?玄穹大陆**。

这里灵气充沛,修真者腾云驾雾,动辄移山填海。但他们崇尚力量至上,视凡人为蝼蚁,宗门之间为争资源大打出手,屠城灭族屡见不鲜。更可怕的是,许多修士修炼邪功,采补童男童女,炼制“文心丹”,妄图吞噬智慧之力突破境界。

林清婉降临之时,正遇一座小镇被血洗。数百具尸体堆叠街头,唯一幸存的女孩蜷缩墙角,怀里抱着半卷《千字文》。她看见林清婉,颤抖着伸出脏污的小手:“姑……姑娘,你能……教我念完这一页吗?”

林清婉蹲下身,轻轻接过竹简,一字一句读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话音未落,整片废墟竟泛起淡淡金光。死去之人脸上痛苦消散,仿佛听见了久违的安宁。而远处山脉中,一道古老文庙虚影浮现,随即崩塌,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女孩眉心。

那一夜,林清婉在镇外燃起篝火,召集所有逃难百姓,教他们识字、背诗、唱童谣。她没有施展任何神通,只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唤醒人心中最原始的渴望??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明白为什么要有规矩,懂得孩子不该被吃。

七日后,她以玉笔残片激活当地废弃的“文昌祠”,将其升华为跨世界级文庙分坛。她立下铁律:凡修真者欲入此庙参悟高阶典籍,必先通过“德行试炼”??或救助孤寡,或传授蒙学,或自断一指以赎过往杀业。

起初无人理会。直到一名金丹期老怪闯入庙中强夺《文渊录》,却被门槛自动弹出,反遭文气反噬,当场吐血昏迷。醒来后,他发现自己修为未损,但识海中多了一段记忆??那是他五百年前亲手杀死启蒙恩师的画面。

他跪在庙前痛哭三日,最终削发为仆,终身守庙。

消息传开,整个玄穹大陆震动。越来越多修士前来挑战,却又一个个败在“心镜阵”下,被迫直面内心罪孽。有人疯癫,有人顿悟,也有人选择留下,成为第一批“文道护法”。

一年后,这片土地出现了奇迹:凡有书声之处,灵气自动净化,妖兽温顺,天材地宝自发生长。孩子们不再怕修真者,反而争相背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在最北端的冰原深处,小砚借助阿蛮残留的狻猊精血,成功定位到“幽冥井”在诸天的七个投影入口。他率领墨家机关军团,逐一设下封印,以七十二具“文道傀儡”镇守,每具傀儡体内都植入一段《正气歌》的吟诵程序,昼夜不停,形成持续压制。

第七座封印完成那夜,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隐约可见无数黑影蠕动,似有亿万怨魂在嘶吼。小砚坐在灵枢椅上,面色苍白如纸,嘴角渗血。他知道,这是归墟意志在做最后挣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