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皇上并没有让他起来,而是淡淡的说道:“即便是封疆大吏,屯兵也不能超过五千,你手下的兵士已经过万,这件事即便朕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你与赫格族的书信又是怎么回事?”
北伯侯微微一怔。
“赫格族?”
他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说道:“赫格族的确与臣有过几次书信来往,臣的城郡与赫格族临近,他们的族王曾入过城,又是个好酒之人,臣与他喝了几次酒,便熟识了,后来通信一是聊酒,另外便是族长想他的儿子与我朝公主和亲,向臣打探公主的脾气和秉性,臣有些不悦,区区满足小部竟敢妄想天朝娶公主,简直不知轻重,便未再回过信。”
他叹息了一声,又说道:“臣就怕有朝一日,这些书信会成为祸患,所以全部收好,包括臣给他的回信也都另写了一份,来到京城之时,臣本想将这些信交给皇上,却又因皇上颁下圣旨,不准臣携带任何一个家将,只能带六个仆人,足见皇上对臣已不信任,既然心有成见,无论臣拿出何样的证据,皇上都不会信。臣也清楚,臣与林国公不同,他是文官,手下并无兵马,臣却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且臣确实屯兵过数,此生惟愿护儿子平安,便足以了。”
回想当年四人并肩作战,有文有武,各司其职,那是何等的风光快意,如今昔日的王爷已成帝王,手下有更勇武的将士与军队,亦有天下才子为君所用,他们这些老人,的确该让让位置了。
皇上哼了一声。
“若是心中无鬼,为何不为自己辩解,你若说了,朕未必就不信。”
北伯侯摇了摇头。
“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很难铲平,尤其是在气头上,臣自然不敢妄言,唯恐说得越多,错的就越多。”
皇上瞧了他半晌道:“若朕让你回到封地,你又会如何做?”
“臣会解散私兵,从此以后,永守安都城。”
北伯侯垂下头颅,颇有一种英雄迟暮之感。
他在朝堂之言,并没有半分虚假,一切都出自于肺腑,若非江、苏两家接连倒台,他也不会如此谨小慎微。
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更有功高盖主之说,沈家在这四家之中军功最大,若皇上真的想除去他们,定然也会首当其冲。
至于回封地,他已经不敢想了。
虽然林国公毁于林肃之手,可谁又知道,这其中究竟有没有皇上的推波助澜。
如今四家只剩他们一家,北伯侯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全身而退,只愿皇上能念及当年的情分,莫要牵连到后人。
自古以来君心难测,帝王的心思,更是无人能懂。
皇上又问:“那些书信,你可有带来京城?”
北伯侯忙说道:“在,都在京中,皇上若想看,臣这就给皇上取来。”
皇上点了点头。
“让清之去取吧。”
“是。”
北伯侯站起身,皇上忽又说道:“沈放,若朕愿意放沈清之回到封地,你可愿留在京城陪伴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