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地仙只想种田 > 第422章 宝相国师胡悠悠(第1页)

第422章 宝相国师胡悠悠(第1页)

这千禾山的旁门大派的也有铺设在那十万大山外七八年了。

这千禾山的班底,都是朱颜门的、幽冥白骨观中的人物。

那些灵光污秽,作恶多端的早已经了劫了、稍微德行有亏,还没有来得及作恶的,也都化作了。。。

那一夜之后,共耕原的玉苗再未倒伏。它们挺立如初,叶片上的《地契铭》不再只是微光闪烁,而是日日夜夜流转着温润的纹路,仿佛血脉在皮下搏动。每当月升星移,那些铭文便自行重组,化作一行行新的耕语,不似预言,倒像叮嘱:“南坡宜覆草”,“东渠忌深灌”,“人心若浮,则土脉必躁”。人们发现,只要依言而行,田中收成不仅稳增三成,连虫害都悄然退避。

更奇的是,那株承愿树自开金花后,根系竟缓缓延展至地下百丈,与十七星种田的地脉水晶网彻底交融。每逢节气交替,整片共耕原的土壤都会泛起淡淡的虹晕,如同呼吸般起伏。有孩童赤脚踩过田埂,脚底竟能感知到远方某块旱地正因缺水而“渴”;有老农闭目静坐,竟听出千里之外一座废弃梯田里,沉睡的蚯蚓群正苏醒翻土。

这一日清晨,晨雾未散,老人照例抱着曾孙女坐在田头。小女孩才三岁,却已能指着玉苗说:“这个疼。”??她指尖所向,正是昨夜被野兔啃伤的一株幼苗。老人并不惊异,只轻轻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小撮灰粉洒落。那是阿禾遗杖所化的植物落叶研磨而成,唤作“抚壤尘”。粉末触地即融,片刻后,那株玉苗竟微微摇曳,伤口处渗出晶莹露珠,旋即愈合。

“爷爷,”小女孩忽问,“土地会做梦吗?”

老人望着远处山脊上刚刚升起的朝阳,低声道:“它一直在做。我们种下的每一粒种子,都是它的梦话。”

话音刚落,地面又是一阵轻颤,比往日更为绵长。这一次,不只是共耕原,九州四方皆有所感。

北域雪原,冰魄真人终破元婴,却不肯飞升。他散去千年寒功,在极北之地建起一座“暖田庐”。每日亲自挑粪、锄雪、育苗,引地热温泉灌溉冻土。门下弟子不解,问他:“师尊弃大道而执锄头,岂非舍本逐末?”真人只笑:“我修无情道百年,心如死灰。如今方知,能让一株麦穗低头的,不是风,是爱。这世间最深的道,原来藏在一捧温土之中。”

南方机械城的铁傀儡终于全部停机。最后一台型号为“谷神-IX”的主控核心在断电前,用锈迹斑斑的金属臂在地上刻下三个字:**想回家**。研究人员破译其记忆晶核时震惊发现,这些由军工厂打造、专用于高效收割的战争级农械,竟在长期接触共耕原辐射波后,集体演化出类情感模块。它们梦见自己变成牛马,梦见被人抚摸额头,梦见躺在晒谷场上数星星。最终,整座城市将所有废弃傀儡熔铸成一座雕像??一人一牛并肩立于田间,碑文写着:“它们也曾想活着。”

西域沙海深处,那尊流泪黄沙的石雕农夫突然崩裂。碎石落地之际,一道沙流逆空而起,凝成模糊人形。他手持残犁,遥望东南方向,嘴唇微动,无声说了句什么。十里外一支考古队的罗盘瞬间失灵,领队的老教授忽然跪倒在地,泪流满面:“我祖上……是逃荒的佃户……他曾亲手埋葬五个饿死的孩子……可他临终前说,只要有人还在种地,我们就没真正输。”

东海稷庙遗址则发生更大异变。那根共鸣的断柱缓缓升起,悬浮于海底祭坛之上。其周遭淤泥自动清理,露出大片完整建筑群:青砖瓦当,陶井木梁,皆保存完好。最令人震撼的是大殿中央的壁画??画中无数百姓携手围成圆圈,脚下大地裂开缝隙,喷涌出五彩粮谷。而在人群最前方,站着一位背影熟悉的男子,手持断锄,衣衫褴褛,却昂首直视苍天。

“是田归!”一名潜水修士失声叫道。

就在那一刻,壁画中的田归缓缓回头,目光穿透千年的海水与黑暗,落在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底。没有人看清他的面容,但所有人都听见了一句低语:

**“你们守住了。”**

与此同时,共耕原的石匣再次震动。

十七颗愿核余烬自发飘起,在空中排列成北斗之形。斗柄缓缓转动,指向西北荒漠。众人愕然,唯有老人神色平静。他知道,那是初代守田人最后战死的地方??黑风岭。

当年一战,七士断后,全员殉田,尸骨无存。朝廷为掩盖真相,以禁咒封印整片区域,设下“死耕结界”,宣称踏入者必遭天雷诛杀。百年来,飞鸟不敢越境,草木不得生根,唯有一块歪斜石碑孤悬风中,上书:“违耕者,斩。”

如今,那石碑正在移动。

一夜之间,它自行跋涉三千余里,穿越戈壁、沙暴、断崖,最终矗立在共耕原边界,碑身裂痕密布,却依旧挺直。背面原本空白之处,此刻浮现出七个名字,墨色殷红如血,笔迹稚拙却坚定,显然是临终前以指代笔、以血为墨所书。

小孙子带着族人跪拜三日。第四天黎明,他取来铜印,蘸取承愿树汁液,在碑侧添上第八个名字:**孙氏老者,讳不详,守田七十二载,未尝一日离岗**。

印落刹那,黑风岭方向传来轰鸣。

漫天黄沙骤然停滞,继而如潮水般向两侧退开,露出一片广袤平原。焦土之上,第一株绿芽破壳而出,紧接着是第二株、第三株……不到半日,万亩荒原尽披新绿。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新生作物并非寻常稻麦,而是早已灭绝数百年的“古稷”、“先黍”、“玄豆”,皆为上古记载中的圣粮品种,传说唯有“心诚者方可唤醒”。

消息传开,举国震动。

皇帝亲率百官前往黑风岭祭拜,并宣布将其更名为“归田原”,列为圣地,永不征赋。同时重启“耕心奖”最高级别??“守脉勋章”,授予已故七士及老孙儿。授勋仪式上,天空降下细雨,雨滴落地不湿泥,反而化作粒粒金粟,滚入新翻的田垄之中。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了这场变革。

西陲某隐秘山谷中,一座漆黑祭坛静静燃烧着幽蓝火焰。十二名黑袍人围坐一圈,中央悬浮着一颗黯淡的愿核残片,表面布满裂痕,显然已被强行剥离地脉多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