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框架,算法思路,还有几个不起眼的参数设定习惯,都跟他那个提交上去的小破项目像得离谱。
张拙喻握着鼠标的手收紧。
钱思雨那种有望冲击顶级期刊的成果被抢,他愤怒,但那愤怒里或许还掺杂着“树大招风”的想法。
可现在,连他自己都没当回事,做着玩玩的努力……竟然也有人盯着?
这种苍蝇腿大小的肉都要被抢走?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钱思雨的事,他一开始还觉得只是个例,觉得可能是运气不好。
但因为学校这一次的和稀泥,那群“绀色老爷”愈发嚣张。
只要是特招生做出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管大小,都会被那些人盯上,然后理所当然地据为己有。
而学园,会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这种行为背书。
“学术共享”,“相似性”,“撞车”……
什么时候偷窃都能包装得这么文雅了?
张拙喻睁开眼睛,目光落在桌上那本《文艺复兴雕塑艺术》上。
艺术……
不是所有的贵族生都是一丘之貉。
但又能如何呢?
一两个有良心的人,改变不了整个系统的腐朽。
他回想着钱思雨那件事,回想自己刚刚发现的“撞车”,心里那股不甘和愤怒让他无法平静。
“既然这种事情不是偶然……那就让我看看到底有多少‘偶然’。”
他打开学园的内部数据库。
作为理论数学方向的特招生,他拥有一定的数据库访问权限,用来查阅各类学术资料和历史记录。
虽然不能直接访问所有敏感信息,但通过交叉对比不同的公开数据源,他可以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图景。
张拙喻开始建立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
他收集了近叁年来特招生的学术成果发表记录和获奖记录,然后对比相同时间段内贵族生的项目发表情况。
一开始,他只是想证实自己的怀疑,但通过时间线对比,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规律。
每当特招生提交了有价值的初步研究或创意方案后,往往在1到3个月内,就会有贵族生发表类似的成果。
而那些特招生的原始提案,要么被压在某个委员会里“审核中”,要么被以各种理由退回修改。
而这种情况在过去一年里明显加剧了,大大小小类似的事件加在一起总共有十四件。
以前,那些贵族生起码还会稍微包装一下,改改表述,换个角度。
现在呢?连装都懒得装了,直接照搬。
张拙喻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揉了揉太阳穴。
数字不会撒谎。
这些冰冷的统计数据都在清晰呃告诉他。
特招生在这所学园里,就像是那些贵族老爷们的免费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