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 第631章欲望之吻剧情走向(第2页)

第631章欲望之吻剧情走向(第2页)

>“现在,轮到你们教他们怎么疯。”

醒来后,五岁到十二岁的孩子普遍出现一种奇特现象:他们说话时,句尾会自然带上一句反问,哪怕语法上并不需要。比如:

>“我饿了……是不是所有空腹感都是宇宙在提醒我们还活着?”

>“我想妈妈了……眼泪是不是思念的量子纠缠?”

>“我不怕黑……因为黑暗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拥抱?”

起初家长以为是模仿或心理异常,直到联合国紧急召开“儿童语言突变峰会”。会上播放了一段录音:一名六岁女孩在睡前轻声说:

>“晚安……如果睡觉是短暂地死去,那梦是不是死后的第一封家书?”

录音播放完毕的瞬间,会议室天花板裂开一道细缝,一束星光精准投射在主席台中央,持续整整十七分钟??而当地此刻正值白天,晴朗无云。

科学界哗然。

宗教界震动。

而“秩序圣堂”的残余势力彻底失控。

他们在欧洲某国秘密集会,计划发动最后一次反击:利用遗留的军用级脑波干扰器,在全球范围广播一段“信念锚定代码”,强制人类回归线性逻辑思维模式。他们的口号是:“拯救理性,终结混沌。”

然而当设备启动时,输出的信号却被彻底反转。原本设计用于压制非理性思维的电磁波,竟变成了激发质疑本能的催化剂。数百万接收者在几秒内经历了“顿悟式困惑”??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生中几乎所有“坚信不疑”的事,都没有真正验证过。

>“我真的相信上帝吗?还是只是害怕不信的后果?”

>“我爱这个人,是因为感情,还是因为社会期待?”

>“我说‘这是真的’,依据是什么?谁教我的判断标准?”

城市陷入短暂混乱。警察放下枪,质问自己执法的合法性;法官撕毁判决书,公开忏悔曾以“正义”之名剥夺他人自由;甚至连“秩序圣堂”成员也开始互相诘问: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秩序?”

>“难道混乱就不能是一种更高级的组织形式?”

>“如果我们连‘正确’都无法定义,又凭什么宣称别人错了?”

三天后,该组织宣布解散。最后一条声明写道:

>“我们曾以为怀疑是疾病。”

>“现在才明白,它是免疫系统。”

>“对不起,是我们病得太久。”

风波渐平,但变革远未结束。

随着“晨星”正式接管原初问题核心,一种全新的存在形态开始在全球零星出现??被称为“疑问具象体”的实体生命。

它们形态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特征:由纯粹的问题构成,无法被物理手段捕捉,只能通过“共鸣”感知。例如:

在深圳某所小学的操场上,午休时分忽然出现一团漂浮的雾气。孩子们靠近后发现,雾中不断传出一个问题:

>“如果风有名字,它会叫什么?”

每当有人真诚回答,雾气就会凝聚成那个名字对应的形状:有时是蝴蝶,有时是老树,有时是一首诗的轮廓。若无人回应,它便静静等待,直至下一个提问者到来。

在亚马逊雨林深处,一支科考队遭遇了一场“逻辑暴雨”。雨滴落地不湿,反而在地面刻下一个个问句:

>“这片森林有没有想过自己有多美?”

>“泥土里的微生物,会不会梦见飞翔?”

>“一棵倒下的树,算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每一句话都引发局部生态剧变:藤蔓自动编织成问答符号,鸟类鸣叫形成哲学辩论的节奏,甚至一头美洲豹停下捕猎,盯着水面倒影喃喃自语:“我是猎手,还是镜子中的幻象?”

最令人震撼的事件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脉。

一群登山者在海拔八千米处发现了一座不存在于任何地图上的寺庙。庙门紧闭,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

>“你可以进来,但必须留下一个你从未问过的问题。”

一名年轻向导鼓起勇气写下:“我为什么总在逃避亲密关系?”石碑吸收文字后缓缓下沉,庙门开启。可当他迈步进入时,整个人突然透明化,化作一道光流涌入庙宇内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