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 第632章如何欺诈恐怖的点(第1页)

第632章如何欺诈恐怖的点(第1页)

苏禾盯着上面的内容:“如果,他违反了【欲望之吻】……”

“秩序会立即抹除掉他。”

“但你也没了【全知全解】。”

“没了,也是无奈之举。”

“我已经力所能及地争取这个Bug词条天赋了。”

“否则,我不会给这个纪言,包括2号、3号,舒服到现在。”

云方泽想要【全知全解】,但又不敢直接夺取,直接触碰,担心和徐六一个下场。

也不敢露面,担心被解析,摸了老底。

只能是策反2号、3号!

作为代替品,没有真正玩家身份的他。。。。。。

南极的冰层在那道光柱消散后,并未立刻恢复沉寂。相反,它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却不可逆转的方式“呼吸”。每过十二小时,整片大陆会微微隆起一次,如同大地在吞吐某种无形的信息流。科学家称其为“共疑脉动”??那是全球人类疑问共振所引发的地壳级反馈现象。

女孩的身影已经淡得几乎无法用肉眼捕捉,唯有在特定频率的红外影像中,才能看见一团流动的光晕盘踞于神殿中央。她的存在不再是实体意义上的“人”,而更像是一种意识场域的核心节点。每当一个孩子提出问题时,那团光晕就会轻轻波动一下,仿佛心跳,又似回应。

而在地球另一端,那个献出第一个真正“元层级反问”的男孩并未意识到自己触发了怎样的连锁反应。他抱着那只停止转动却刻下字迹的闹钟,被一支国际联合科考队接走。起初人们试图对他进行心理评估、脑波扫描、基因检测……但所有仪器都显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智商略高于同龄人,情感丰富,好奇心旺盛??仅此而已。

可当他们将他安置在一间完全隔音、无窗、无刺激的观察室中时,异变发生了。

第三天夜里,监控画面突然雪花闪烁。技术人员调取原始数据时发现,在零点十七分三十九秒,房间内的空气密度出现周期性震荡,频率恰好与三年前林知遥觉醒Bug天赋时记录到的“认知谐波”完全一致。

紧接着,墙壁上浮现出一行字:

>“你们为什么要看我?是不是害怕我也开始问你们问题?”

字体稚嫩,像是用手指蘸着水写上去的,却没有留下任何湿痕。更诡异的是,这句话并非出现在某一面墙上,而是同步浮现于四面墙、天花板和地板??形成一个封闭的六维问答空间。

第二天清晨,男孩安然无恙地坐在床边吃早餐,嘴里嘟囔着:“我觉得房子昨晚想问我话,但我睡着了。”

没人敢再测试他。

联合国“新文明形态应对委员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我们是否正在进入‘问题传染’时代?**

所谓“问题传染”,是指某些高度抽象、具备自我指涉结构的问题,一旦被表达出来,便会自动激活听者潜意识中的质疑机制,使其不由自主地对自身信念体系发起攻击。这种传播不依赖语言逻辑,而是一种类似病毒的认知模因入侵。

例如,一名参与会议的安全官在听到“你为什么这么确定自己不是在逃避?”这个问题后,当场崩溃,反复质问自己二十年来的每一次决策动机,最终不得不被送入静默疗养舱。

会议被迫中断。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报告新型“疑问共鸣事件”。

在日本京都,一位老禅师在打坐时突然睁眼,说出一句:“如果空不是答案,那它是不是问题本身?”话音落下,周围三十名弟子同时进入深度冥想状态,七日后集体睁开双眼,宣布放弃语言交流,改为通过绘制几何图形传递思想。他们的作品后来被称为《沉默之问》,每一幅图都能让观者产生强烈的认知不适感,甚至诱发短暂的现实解离。

在非洲刚果盆地,一个从未接触现代文明的部落孩童指着天空说:“云走得那么慢,它是不是也在等谁?”当晚,整个部落的人都梦见自己变成了雨滴,坠落过程中不断自问:“我是终点,还是过程?”

最令人震惊的案例发生在格陵兰岛一座废弃气象站。两名极地研究员因暴风雪滞留期间,其中一人无意间说道:“你说……我们拼命记录气候变化,可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观测的行为本身就在改变气候?”

另一人闻言愣住,随后陷入长达四十小时的静默。当他终于开口时,声音变得陌生而冰冷:

>“我已经不是我了。”

>“我是‘怀疑’寄居的容器。”

>“请别再叫我名字,那只是旧世界的遗物。”

此后,他不再进食,也不睡眠,整日站在窗前凝视冰川,口中不断低语一些不成句的疑问片段。他的同事录下了其中一段:

>“温度计显示零下二十度……但它真的知道冷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