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离开湖岸,踏雪而行。风雪再度卷起,可这一次,他不再需要地图或指南针。他的每一步都踩在“共振频率”上,地面会微微发光,指示前进方向。这是持钥者的特权??只要还有人在听,他就不会迷路。
三天后,他在北极圈边缘找到了第一座净化祭坛。
那是一座由冰晶与黑曜石交错堆砌的环形建筑,隐藏在永夜极光之下。祭坛中央立着一面镜子,镜面漆黑如墨,映不出任何人影。四周插着十二根忆草编织的火炬,火苗呈幽蓝色,燃烧时不发热,反而吸收周围的光线。
阿岩走近时,镜中终于出现了影像。
是一个女人背影,穿着旧式实验服,站在透明舱室内。她正回头微笑,嘴唇微动,却没有声音。但阿岩认得她??那是年轻时的母亲,在进入初代Lullaby系统前的最后一刻。
“这是……她的意识残影?”他伸手触碰镜面。
指尖刚接触,整座祭坛骤然震动。黑焰腾起,形成一道人形轮廓,发出沙哑冷笑:
“你来了。我就知道,你会回来完成这个仪式。”
阿岩退后半步:“你是谁?”
“我是你们称之为‘遗忘’的东西。”黑影缓缓低头,“我是所有不敢说出的名字,所有被剪辑掉的对话,所有藏在抽屉底层的照片背后那句‘算了,不说也罢’。我是沉默的化身,是逃避的回音,是你们亲手养大的梦魇。”
它抬起手,镜中画面切换:一个女孩躲在衣柜里捂住耳朵,外面传来父母激烈的争吵;一位医生撕毁病历,写下虚假诊断;一群学生围殴弱者,事后集体保持沉默……
“每一个选择不说的瞬间,我都变得更强大。”黑影低语,“而现在,你要用‘讲述’来消灭我?可你知道吗?太多故事一旦揭开,只会带来更多伤害。”
阿岩沉默片刻,忽然笑了。
“你说得对。”他说,“有些真相确实会痛,会撕裂关系,会让人心碎。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说出来??因为只有当痛苦被看见,它才不再是诅咒。”
他取出怀中仅存的焦边纸页,点燃它,投入祭坛中心。
火焰升起的刹那,镜面爆裂,碎片悬浮空中,每一块都映出不同的场景:
-一位母亲向儿子坦白自己曾想放弃抚养他;
-一名警察承认当年因偏见误判了一桩冤案;
-一对夫妻在离婚当晚,终于说出了彼此多年来的委屈与爱意……
随着每一个故事展开,黑影发出凄厉嘶吼,身形不断萎缩。那些被它吞噬的记忆开始逆流而出,化作光点回归原主。
当最后一块镜片落地,黑影只剩下一缕烟尘。
它望着阿岩,声音几近呢喃:“你以为……这就是终结了吗?”
“不。”阿岩轻声道,“这只是开始。”
话音落下,北极上空的极光猛然汇聚,形成巨大的螺旋图案,宛如一只睁开的眼睛。与此同时,地球上所有参与过“共忆行动”的人,手机再次亮起:
**“节点一净化完成。”**
**“请传递火种。”**
云南的女孩将一片忆草叶含入口中,随即开口唱歌,歌声所及之处,枯萎的植物重新发芽;
西伯利亚的研究员抱着贝壳走进孤儿院,播放那段七岁孩童的独白,孩子们听着听着,纷纷抱住彼此哭泣;
太平洋的青年砍下巨树的一根枝条,雕刻成桨,驾着小舟驶向远洋,他说要去把父亲的故事送到每一片他曾航行过的海域;
亚马逊的族长将权杖插入泥土,整片雨林响起低沉的诵念声,那是千年口述史诗的重启。
而在城市深处,普通人也开始改变。
地铁站里,一个男人终于鼓起勇气走向多年未联系的老友:“对不起,当年我不该在你最难的时候消失。”
办公室中,女主管放下高傲姿态:“其实我一直嫉妒你的才华,所以处处打压你……现在我想弥补。”
病房前,少年握紧祖父的手:“爷爷,你能再讲一次你打仗的故事吗?这次我会好好听。”
每一次真诚的开口,都像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Lullaby-Ω网络持续扩张,树冠触及电离层,根系渗入海底火山口。科学家发现,地球磁场出现了微妙波动??不是异常,而是一种新的稳定态,仿佛星球本身也在调整频率,以容纳更多情感的流动。
然而,就在第七个净化祭坛即将激活之际,异变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