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小队连夜布控。红外监测显示屋内确有隐蔽设备运转。破门而入后,在夹层墙壁中起获全自动结晶反应釜一套,成品毒品三百余克,现场抓获两名技术人员。
三次行动,零伤亡,全胜告捷。
消息传回基地,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就连最初强烈反对的李总队也亲自致电祝贺:“你们不仅找到了毒品,还找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然而,郁林却在庆功宴前悄然离席。
他回到训练场,发现雪球仍守在原地,哪怕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你怎么还不回去?”他蹲下来,揉了揉它稀疏的毛发。
雪球舔了舔他的手心,然后转身走向食盆区,叼出一小块没吃完的肉干,轻轻放在郁林脚边。
那一刻,郁林眼眶微热。
他知道,这不是服从,是回报。一条曾被世界抛弃的狗,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他:我懂你的善意,我也愿意为你拼命。
七日后,正式模拟考核如期举行。
场地设在宁山警犬训练中心,由公安部特派专家组监考。测试项目包括:行李箱搜毒、车辆夹层探测、人群隐蔽携带筛查、复杂地形追踪四项,满分100分,B级达标线为75分。
四百七十八条狗分成十六批次入场。
结果令人瞠目:
-搜毒准确率平均达83。6%,其中战斧小组达到98。2%;
-车辆探测响应时间缩短至秒,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分钟;
-在模拟火车站万人场景中,雪球成功从三千件行李中锁定六件藏毒物品,无一误报;
-追踪组凭借群体协作机制,实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接力追踪,最终定位目标假人。
最终综合评分:86。4分。
全场寂静片刻,随后掌声雷动。
评审组长站起来宣布:“根据《警用工作犬评定标准》,本次测试成绩有效。建议上报公安部,设立‘流浪犬转型警犬试点工程’。”
签字仪式结束后,记者蜂拥而至。
“郁林先生,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次成功?”
“这不是成功,是开始。”他站在阳光下,身后是整齐列队的狗群,“我们常把流浪犬当作社会负担,却忘了它们也曾是家庭成员、乡村守卫、人类伙伴。它们不是天生废材,只是遭遇了不公的命运。今天,我们做的不是拯救它们,是归还它们本应有的尊严。”
镜头扫过战斧昂首挺胸的模样,掠过雪球安静伫立的身影,定格在那一双双曾经绝望如今却闪着光芒的眼睛上。
当晚,基地举办简单庆祝会。酒过三巡,牛晓光举起杯子:“敬郁林,也敬这些狗??你们都是逆命之人。”
郁林笑着举杯,却在低头瞬间瞥见角落里的档案柜。
他走过去,抽出那份最厚的卷宗??《8号群体行为演化记录》。翻开最后一页,空白处不知何时被人写下一句话:
“当规则重建,秩序自生;当信任建立,奇迹自来。”
字迹娟秀,显然是颜婉琛所留。
他合上册子,望向窗外。
夜空中繁星点点,围栏内,战斧仰天长啸,雪球依偎身旁,群犬低鸣相应,声浪如潮,涌向远方。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