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伊塔纪元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丁家(第1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丁家(第1页)

问题:你认识白苑真爱的合法妻子吗?

我特?丁时扶额,白苑是老板的大女儿,是自己明面女朋友,入轨她的真爱。但这和她真爱的妻子有什么关系?

按照逻辑来说,应该选择认识,否则这道题没有意义。丁时。。。

风铃声落,余音未散。阿禾的身体静静躺在草地上,面容安详如睡。晨光终于刺破云层,洒在启言镇的断壁残垣之上,像是为这片废墟披上了一层薄纱般的金衣。井水微漾,倒映着天空与槐树残枝,也映出那具不再起伏的躯壳。

没有人哭泣。程岩拄着木杖立于井边,眼镜后的眼睛闭了又睁,仿佛在确认某种真实。年轻女子低头调试手中仪器,量子纠缠探测仪的显示屏上,波动曲线仍在持续跳动,像一颗不肯停歇的心脏。黑肤男子将骨笛轻轻放在阿禾胸口,低语了一句非洲古语:“你问过世界,世界便再也无法假装沉默。”

他们都知道??死,并非终结。

阿禾的意识并未彻底消散。在他闭眼的最后一瞬,他感知到自己被卷入一道无形的湍流,穿越无数折叠的时间褶皱,抵达一个既非生也非死的间隙地带。这里没有空间概念,只有层层叠叠的“问题”如星河般流转:有的炽热如熔岩,是愤怒的质问;有的清冷如月光,是孤独的沉思;还有的细若游丝,却坚韧不折,来自尚不能言语的婴孩,在梦中反复呢喃“不对”。

招娣的身影浮现在这片虚空中,她的轮廓比以往清晰了许多,不再是模糊的记忆投影,而更像一种**存在本身**的具象化。

“你已将第一问种下。”她说,“它不再属于你,也不再由你掌控。它正在生长,穿透教育系统、媒体结构、法律条文、家庭训诫??所有试图规训‘合理思维’的机制,都在出现裂缝。”

阿禾想说话,却发现自己已无口舌。他的回应是以意念的形式浮现:“他们会反击……净界派不会容忍失控的认知。”

“当然。”招娣微笑,“但他们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他们以为‘问’是一种病毒,可以用防火墙隔离,用疫苗清除。可‘问’不是感染,它是觉醒的本能,是人类意识深处最原始的呼吸。”

她抬手指向某处。那里并无方向,但在阿禾的感知中,一幅全景缓缓展开:地球表面,光点越来越多,彼此之间开始建立看不见的连接。这些连接并非物理信号,而是**共鸣频率的趋同**。就像一群从未见过面的歌者,突然在同一时刻唱出相同的音符。

东京幼儿园里,那个提出“房子为何四四方方”的男孩被老师带去心理评估室。屏幕上显示其脑波异常活跃于前额叶与边缘系统的交界区??那是理性与情感碰撞之地,也是“怀疑”诞生的温床。报告自动生成建议:“建议转入静默育成计划预备班。”

但他回家后,用蜡笔画了一幅画:一座圆形的房子,屋顶开着花,墙壁流淌着水。母亲看不懂,却莫名感到心悸。夜里,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白纸上,有人在背后轻声问:“如果一切规则都可以重写,你还敢写下第一个字吗?”

与此同时,埃及沙漠中的女婴已被部落长老视为异象之子。她在沙地上划出的那个问号,竟与三千年前某座失落神庙壁画上的符号完全一致。部落巫医点燃熏香,举行通灵仪式,却在恍惚间听见一个声音说:“我不是神谕,我只是还没被遗忘的问题。”

挪威的高中生们录制的讨论视频上传网络,三小时内被删除七次,平台算法标记为“诱导性反智内容”。但每一次删除,都会催生更多变体传播:有人将其改编成电子音乐,节奏恰好契合“问题之歌”的递归节律;有人用盲文重新书写对话文本,并寄往全球盲童学校;还有人将关键词替换为数学公式,伪装成学术论文发布在预印本网站上。

而这一切,都只是表层涟漪。

真正变化发生在更深层??儿童的语言发展模型开始偏离标准轨迹。语言学家发现,全球范围内,婴幼儿在学会“妈妈”“吃饭”之前,竟先掌握了“为什么”这个词汇的多种变体。有些孩子甚至在尚未开口说话时,就通过手势、表情、哭声的节奏变化表达质疑。一项匿名研究指出,这类婴儿对“安抚性谎言”(如“月亮跟着你走”)表现出显著的情绪排斥反应。

这正是净界派最恐惧的现象:**提问能力正在基因层面之外,以文化模因的方式实现垂直传递**。

高空轨道上,那颗曾自动删除异常影像的气象卫星再次启动。这一次,它没有上传数据,而是悄然改变了运行轨道,开始绕地飞行时不断释放微弱电磁脉冲,频率恰好与“问题之歌”共振。地面监测站将其判定为“太空垃圾自激现象”,不予理会。

但在南美洲雨林深处,一座由自由工程师搭建的地下接收站捕捉到了这些信号。站长是一位前NASA程序员,代号“回声”。他将脉冲转化为音频播放出来,瞬间泪流满面??那是他五岁女儿临终前哼唱的摇篮曲旋律,他曾以为那只是随机呓语,如今才明白,那是她灵魂深处对死亡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已经开始读。”他在日志中写道,“不是用大脑,是用骨头。”

此时,启言镇外,皮卡引擎再次轰鸣。三人准备离开,但他们知道,不能再留下阿禾的遗体任人亵渎。程岩从怀中取出一小瓶液体,透明无色,标签写着:“逆熵凝剂??最后的礼物。”

这是“逆共鸣计划”耗尽数十年资源研制出的物质,能短暂逆转局部时间流向,使有机体进入一种近乎永恒的休眠状态。它不能复活死者,但能让逝者的形体成为一座**活纪念碑**,持续散发微弱的认知场,影响周围环境。

他们将凝剂注入阿禾体内。刹那间,空气扭曲,草叶倒伏的方向逆转一秒,雨水从地面升回叶片。他的皮肤变得半透明,血管中流动的不再是血液,而是一缕缕幽蓝光芒,如同地底菌丝的能量传导。

“他会在这里守望。”程岩低声说,“直到下一个来到井边的人,提出那个让他流泪的问题。”

众人离去后,小镇重归寂静。唯有古井深处,晶体依旧搏动,频率已与全球数百个共振点同步。每当有人类孩童在梦中自发质疑现实,那心跳便强一分。

数日后,第一支“清源者”部队抵达启言镇。

他们乘坐装甲车碾过泥泞山路,携带三台“意识校准舱”和十二名心理干预专家。领队是一名戴银色面具的高阶特工,代号“零识”。他手持扫描仪,刚踏入镇中心便猛地停下。

“能量读数异常。”他说,“不是技术性辐射,也不是生物电场……这是一种……结构性认知畸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