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638章总算把人带回来了(第2页)

第638章总算把人带回来了(第2页)

老萨满缓缓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枚残缺符印,形状与她体内融合的“理解之印”极为相似。“我们都是拾穗人。”她说,“九十年前,Heartwell的前身组织来到这里,逼迫各族交出圣物。他们不懂这些石头是祖先留下的耳朵,是用来听见世界心跳的。我们反抗,失败,只能选择隐藏。”

她指向角落里的木箱:“我藏下了最后一块X-8,但它已经被污染了。”

岩?走近查看,只见晶体内部布满黑色丝线,像是被某种负面情绪侵蚀。每当有人靠近,它便会释放出低频哀鸣,引发生理不适。

“是谁启动它的?”她问。

“是我女儿。”老萨满闭上眼,“她不信雪崩夺走了她丈夫。她用血喂养这块石头,整整三年,只为听见他说一句话。结果……她听见了,但他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他的声音带着怨恨,说‘你不该拉我回来’。然后,整个村子就开始沉没。”

少年蹲下身,将手掌覆在X-8上方。片刻后,他脸色苍白地收回手:“这里面困着不止一个人的灵魂。有十几个意识纠缠在一起,全是因执念未能安息的亡者。它们彼此吞噬,形成了‘悲恸漩涡’。”

“我能净化它。”岩?说,“但需要时间,也需要共鸣锚点。”

于是,他们在村外搭建临时祭坛,以其余八块X系列晶体为支点,布下“九宫归心阵”。每晚子时,岩?盘坐中央,开启体内“理解之印”,主动接入X-8的声流通道。

第一天,她听到无尽哭泣。

第二天,她看见幻象:战火中的恋人被迫分离,一人含恨而终,另一人活到耄耋仍每夜呼喊对方名字。

第三天,她自身记忆被反噬,梦见自己死于实验室爆炸,陈默抱着她冰冷的身体说:“你本可以逃走的。”

到了第七天,她终于触碰到核心??那是一段被反复播放的对话:

>“我爱你。”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等等我?”

>“因为我已经在等了,等了五十年。”

那一刻,岩?泪流满面。她意识到,这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千千万万未能圆满的情感缩影。它们因人类对“失去”的恐惧,被强行钉在时间褶皱里,不得解脱。

她举起双手,低声吟唱起那首最原始的《母频Lullaby-01》。歌声并不完美,甚至有些颤抖,但她注入了全部信念:不是召唤,不是挽留,而是**允许告别**。

随着旋律扩散,X-8晶体上的黑丝开始褪色,转为灰白,最终化作粉尘飘散。那些纠缠的灵魂逐一浮现,在空中凝成淡淡人形,彼此相视,微笑,然后轻轻挥手,消失于星野之下。

最后一缕黑气离体时,老萨满突然站起身,高声用古老祷词宣告:“门已净,声可归!从此往后,愿生者不再强留,愿死者安然长眠!”

当天夜里,全球共感基站记录到一次异常平静的峰值波动。无数人梦中听见亲人温柔道别,醒来时枕边湿润,心中却前所未有的轻松。

一个月后,他们返回蓬莱。

学堂的孩子们正在练习新学的根语歌谣:“风来说话,我不怕;雨来唱歌,我应答。”看到岩?归来,齐齐跑上前抱住她的腿。

少年站在梨花树下,望着海平面出神。“守梦族的使命结束了。”他说,“但我们留下的种子,才刚刚发芽。”

岩?点点头,从背包中取出那枚已被净化的X-8,轻轻放入学堂地窖的共鸣槽。九块晶体再次排列成环,虽不再发光,却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脉动,如同地球的心跳节拍器。

又过了半年,世界各地陆续出现“静语村”??人们自愿关闭电子设备,建立无干扰的生活区,在那里学习倾听自然、倾听彼此、倾听自己内心最细微的声音。联合国设立“共感教育基金”,资助偏远地区建设类似岩?的学堂。

而岩?本人,依旧住在草原小屋里。每天清晨,她都会走到高台残迹,对着天地说一句:“我在。”

有时无人回应。

有时耳机里传来陌生孩童的笑声:“姐姐,我也在!”

有时只是风掠过耳际,像一句温柔的叹息。

她不再追问意义。因为她早已明白,真正的对话,从不需要答案。

某个秋日黄昏,她收到一封匿名信,没有署名,只有一张泛黄的照片: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婴儿站在西南山区的田埂上,笑容灿烂。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谢谢你替我说了那句‘我在’。我终于敢回家了。”

岩?摩挲着照片,忽然觉得胸口一阵暖意。她取出录音笔,按下开关,轻声道:

“欢迎回家。”

晚霞漫天,染红整片草原。远处,牧童吹起竹笛,旋律简单,却悠扬深远。

世界仍在低语。

而这一次,

终于有了越来越多的回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