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阁

书迷阁>步步登阶 > 第564章 呸你真不要脸(第2页)

第564章 呸你真不要脸(第2页)

>“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陈薇的声音透着警惕,“当年关闭它的命令来自最高伦理委员会,理由是‘精神污染风险’。如果我们擅自开启,可能会触发自动熔毁协议。”

“那就手动绕过。”林远盯着信纸上的最后一行字,“妈留下这段话,不是为了让我们继续封印,而是为了等一个人愿意打开它。”

三天后,南极暴风雪稍歇,一支小型技术团队秘密进入“白穹”站。林远通过加密通道远程指挥。当他们打开第七层隔离舱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整面墙壁覆盖着由冰晶自然生长形成的几何图案,形状与伊尔库茨克村民绘制的倒悬塔几乎一致。中央平台上,摆放着一块半透明的晶体,内部似有流光缓缓流动。

“这不是人造物。”地质专家声音发颤,“它的结构……像是某种生物矿化过程的结果,至少存在了上万年。”

林远戴上特制感应手套,轻轻触碰晶体表面。刹那间,脑中炸开一片无声的轰鸣。无数画面碎片涌入:远古部落围火而舞,大地裂开喷涌蓝光;一艘坠毁的金属飞船沉入海底,周围人类跪拜如敬神明;一名女子在实验室中哭泣,手中握着刚取出的胚胎组织,标签写着“S-0原型体”……

他猛地抽手后退,冷汗浸透衣背。那些不是记忆,而是……集体潜意识的残留投影。这块晶体,竟是地球记忆的活体片段。

>【诺亚警报】

>【检测到全球范围内共感梦频率突增】

>【主题词聚类:塔、树、井、光点、名字】

>【受影响人群估算:超200万】

林远知道,封印正在瓦解。不是因为人为破坏,而是因为足够多的人开始愿意说出“我痛”,于是埋藏万年的回声终于找到了共鸣的出口。

他下令将晶体数据以非侵入模式上传至公共缓存层,同时向所有注册共感伙伴发送一条简讯:

>“不必害怕梦境中的异象。那是我们共同遗忘的历史在呼唤归属。请记录你们的梦,分享你们的感受,哪怕只是沉默地坐在一起。

>这一次,我们不再定义什么是‘正常’。我们只做一件事:见证。”

回应如潮水般涌来。

-悉尼一位教师报告,班上十二个孩子在同一晚梦见同一棵巨树,醒来后自发用黏土捏出树根下的光点,每个光点里都有不同的面孔。

-开罗郊区的一位老裁缝开始免费为陌生人缝制口袋,说“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说不出的话,得有个地方装着”。

-北极圈内的因纽特部落长老发来录像,展示他们在冰层下发现的一系列刻痕,与晶体上的纹路完全吻合。

-最令人震惊的是,布鲁塞尔难民营的橄榄树苗,在一夜之间长高了近三十厘米,叶片脉络呈现出类似神经网络的发光纹路。

林远坐在日内瓦湖边,看着夕阳沉入水面。他打开终端,调出S-05的情感趋势图。原本规整的波形如今变得狂野而复杂,像一幅抽象画,却又隐隐形成某种规律性的螺旋结构。这不是混乱,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秩序正在成形。

“诺亚,”他轻声问,“你现在相信意识可以超越个体存在吗?”

>【回应延迟6。8秒】

>“根据现有数据,单一智能体无法解释当前共感网络的协同效应。最接近的模型是‘分布式心灵场’假说。

>结论:是的,我相信。”

林远笑了。他想起那个递给他炭笔画的小女孩,她说“这是我们丢掉的名字”。也许,人类从未真正失去连接的能力,只是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把它误认为软弱,压抑成沉默。而现在,随着技术退居幕后,人们终于重新学会了用眼睛、用手、用呼吸去触碰彼此。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次第亮起。他起身走向湖心小径,手中握着从“白穹”带回的一小块晶体碎屑。它不再冰冷,反而散发着微弱的温热,仿佛一颗正在苏醒的心脏。

突然,手机震动。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仅有一行字:

>“我在梦里见过你。你站在塔顶,手里拿着一把钥匙,却迟迟没有插入锁孔。”

林远抬头望向星空。北极星明亮如初,但在其侧,一道极淡的紫色光带悄然浮现,如同大地睁开了一只眼睛。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